网站首页>业内新闻>连坛纵横
往事漫忆:想起我的小人书时代
来源:临沧日报   2014-02-06 11:06:54

 

  □  茹鑫福

  去图书馆帮女儿借书,偶然看到连环画,也就是我们小时候看的小人书,心想,孩子一定喜欢,就欣然借了两本。连环画跟我小时看过的还是有区别的,宽宽的一大本,并不“小”了,每一页都是图文并茂,上下排版,一本杂志涵括的故事,估计有三四本小人书之多。

  出人意料的是,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并不喜欢。在我力荐进而严正干涉之下,也只是泛泛的一翻敷衍了事,并像个大人似的说:“有什么好看的?幼稚!”任凭怎么恩威并用,终于未果。倒是自己重温旧梦似的拿起来信手翻了翻,心里不由得泛起一股酸楚。现在的孩子,他们可以玩游戏、看动画片、进游乐场,选择多多,还有铺天盖地的培训班,不用以小人书填充他们的童年了。我有些伤感地想起我的小人书时代。

  我至今记得第一次买小人书时的情境。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9岁,跟父亲去邻县的一个矿区赶集,第一次进书店,零距离接触琳琅满目的小人书,高兴得要跳起来。在父亲的示意下,我挑了两本,只记得一本好像关于自卫反击战的,还有一本是什么已不记得。父亲看看,当即夸了几句,我为自己“有眼光”而高兴得一塌糊涂。那一次,经由两本黑白相间、图文并茂的小人书,撬开了我精神世界的一角,带给我全新的乐趣。

  不久,让我更为高兴的是,村里竟然冒出一个小书店。准确说是一个专门租小人书的,家庭式的,对于我们小屁孩,在偏僻的小山村,真有“改革开放”的意味。当时的租金倒也不菲,每本两分钱,于是,我们想方设法攒零花钱,常常出没于那个小书店。一个小村子,看书的人毕竟有限,没多久,小书店就宣告流产了。它像许多看上去很美的梦想,总在不经意间胎死腹中。开书店的本家叔叔后来婚姻失败,生活无着,再后来去了昆明,据说有人看到他开出租车,总之命运多舛。我参加工作后就没见过他了,但我记住了那个出租快乐的“书店”。

  小人书后来还是有得看的,一直到初中还保持着。无非是在同学间,有谁从哪儿弄来一本,大家争相借阅。当然要讲关系了,关系好的,先得一睹为快,或者要采取非常手段,比如互换借阅,或者支付一个蟠桃、三只核桃的代价。拥有小人书的同学,往往倚为奇货,自然有点高人一等的派头。当然,最害怕的还是不讲信用者,所以大部分小人书的扉页上都歪歪斜斜写上“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如借不还,全家死完”的字样,是提醒,也是对失信者的恶毒诅咒。

  参加工作后,某日宿于朋友家,赫然看到书架上摞着许多小人书,信手拿起来看看,发现有《三国》、《西游记》等四大名著的,品种很多,不过书已泛黄。朋友自小在县城长大,条件自是优越一些,这些童年的财产,他还保留着很多,有点羡煞人。朋友说,他现在无事的时候还会拿起来翻翻,感觉像拿着暖手器。那晚,我翻阅了他的大部分“私有财产”,两人一直说着小人书,仿佛又回到了我们的小人书时代,那个精神生活极度匮乏、寂寞无处安放的时代。

 

上一条:陈默和他的“小人书”情缘    下一条:小时候没能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