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业内新闻>连坛纵横
藏书家周晶:一辈子与书打交道,曾将上百册精品藏书捐赠给图书馆
http://www.lhhart.com   2024-04-23 11:10:57

杜春娜 济南报道

周晶在藏书界赫赫有名。他一生藏书上万册,被有当代“国内第一藏书家”之称的韦力先生称为山东著名藏书家,且评价其藏品“兼具学者之藏书及藏书家之藏书两种特点”。但与一般藏书家不同,他从来不参加各种拍卖会,失去了很多“致富”的机会。他爱书如命,却又舍得将自己的藏书精品捐献给了山东省图书馆。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走近这位一生与书打交道的老先生,想解开心中的谜团。

五里山房

周晶退休前任齐鲁书社副总编辑,自己总结一生就干了“读书编书藏书”三件事。他出生于1942年,如今已到耄耋之年。他的“五里山房”在业界非常有名,然而我们此次采访并非在“五里山房”,而是在他位于舜德路的新居。

在周晶家中,一把竹椅,一本书,便足以成为他的读书之地。“我们家是孔夫子搬家——净是书。”周晶的爱人张书珍说。

在周晶家中的书橱中,古书被有序摆放起来,每部古书夹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作者、书名以版本。满橱的古书散发出时间长河里的悠悠纸香,令人不禁心生敬意。

他的藏书到底有多少?周晶也没有仔细算过,但粗略估计,万余册书早就已经有了。这些藏书大多放在原“五里山房”。在四间居室中,三间皆为书橱壁立,包括门厅、阳台,皆矗立着大大小小的20个书橱,集中放书的书房地板上也堆满了书,还有散放着的十数个装着线装书、旧期刊的纸箱。

“五里山房”的斋号因何而来?据周先生说,他曾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居住在济南南郊五里山路一小区中,此小区地处“马(鞍山)五(里山)六(里山)”风景区,因此便自称“五里山人”,书斋亦取名“五里山房”。著名历史学家、古文献学家黄永年先生曾给他题写斋号,搬家后他也将黄先生题写的“五里山房”也带到了新家,放置于书柜中。这也意味着,对于周晶而言,“五里山房”已然不再是一处固定的藏书之所,而是一种藏书的精神表征。

天生爱书

周晶是如何走上藏书之路的呢?他说最初只是为爱书,兴趣所至,古今中外皆可纳入藏书范围,后来藏书的范围逐渐变小。由于自修明清文学,他便开始系统收藏明清两代的一些著名文人的别集、选本,再到后来,特别注重访求山东籍文人的集子,以求保存乡邦文献。

“我是从‘小书’读到‘大书’。”孩童时喜欢看小画书,随着年龄渐长,慢慢变成读“大书”,种类从一开始的现代文学变为成古代文学,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读的书多了,自然而然开始藏书了。

周晶是个“天生”的读书人。他小时候住在大连,大概五六岁的时候,他从邻家小伙伴那里看到了第一本书。那是一本纸已发黄,上图下文的方形本“小人书”。书名已经忘却,但周晶还记得那是一个吃狮子奶长大的孤儿,后来成为力大无比、所向无敌的英雄的故事。

为了看书,幼年的周晶还经常在邻居家蹭连环画看。上小学时,有位巴姓同学家中开画书店,趁着找她做作业的机会,周晶顺便看上一两本画书。不仅如此,当时街上有许多画书店,一分钱可看一本,周晶和老板混熟了,五分钱也可以看六本书。

大开本的连环画配有文字和图画,格外生动有趣。这些据《七侠五义》《水浒传》《西游戏》等古代小说和戏曲改编的连环画册成为了其读书、藏书的起点。

从在大连一家新华书店买到人生中第一本书——《大禹治水》连环画,到复学以后至初小毕业,周晶买的小人书已有几十册,整整齐齐装满了一只小木箱。后来,这些连环画大多是在迁家济南后,陆续与同学、邻居伙伴交换民间铅排本古本小说等成人读物或邮票了。

上初中后,看书多,买书也多。周晶曾把母亲给的买早点和买电车月票的钱都省下来买书,直到有一天“东窗事发”,母亲直接给他买了电车月票,才结束了其满头大汗跑着上学的生活。

“我人在21世纪,但脑子里装的多是旧东西。”回顾往事,周晶至今还记得,幼时尚在大连时,因家临近海边,每逢夏天,他便与伙伴们一齐来到三楼的平台上乘凉,老人们也常会给孩子们讲故事。

远处海浪声一阵接着一阵,微风徐徐吹起一缕缕发丝,夕阳温柔地披在身上,老人生动地演绎着一个个神秘、生动的小故事,这些故事让孩子们既害怕,又向往,不禁瞪大了眼睛、张大了耳朵,全身心地在故事中徜徉。

后来,周晶发现,这些令人“沉醉”的故事大多来源于《聊斋志异》。或许就在那时,一个个鬼怪奇闻、幽幻诡谲的故事潜移默化中带周晶走进了聊斋乃至中国古典小说的世界,自此彼此间也解下了深厚的缘。

时间转眼来到1958年春,因父亲工作调动,周晶举家迁徙到济南。“来到济南后,我真正的读书、买书生活开始了。”

济南淘书

曾经读过《老残游记》中的济南美景,听过评书里的“济南好汉秦琼”,16岁的周晶初到济南,对这里的一切既新鲜又熟悉。

(周晶老先生还喜欢剪报)

“如果当时没到济南,可能不会发展成现在的样子。”诚然,济南的旧书店、旧书摊星罗棋布,让当时只见过新书或民国石印本或日本、苏联印的洋装书的周晶,顿时大开眼界。

彼时的周晶也正值求知欲旺盛的年纪,这些铺天盖地的旧书、旧期刊,宛如一个百宝箱在他面前打开,吸引着他前去阅读。

刚来济南的那一年,也就是1958年,在济南纬十二路的西市场旧书店,周晶买到了人生当中第一部线装书——《笑林广记》。

“这家旧书店的店主姓陈,头很大,书店很小。”周晶仍记忆犹新,旧书店的面积顶多二十平方米,书摆得满满当当,一进店内满眼望去都是书。好书在店内,外边的门板上放着许多不值钱的“破烂”书,旧书、线装书掺着放在一些。

但周晶在这堆“破烂”中看到了一部清乾隆年间刻印的《笑林广记》,仔细翻看下,觉得不错,花了五角钱购入。后来,周晶又重新整理了这版和光绪版的《笑林广记》,在齐鲁书社出版。

关于济南的藏书回忆,周晶也是历历在目。来到济南的某一年春节,周晶的母亲给了十元钱让其买一套新绒衣。他却用这笔钱买了一套清朝嘉庆年间翻刻青柯亭本的《聊斋志异》,线装十六册,要价六元。

这套书的价格当时是周晶父亲一个月的香烟钱,父亲被儿子“一掷千金”买书的“豪气”惹恼,一气之下愤而离家。“现在看,我也很愧对父亲。”但这次的苦涩经历并没有让周晶停下看书、藏书的步伐,对《聊斋志异》的兴趣也有增无减。

或许是因为地处齐鲁大地,加之在济南生活了六十多年,对山东文化产生了认同感,也或许是骨子里仍流淌着山东人的豪爽与细腻,周晶收藏山东文献越发得心应手。

周晶开始集中收藏山东人著作的线装古书是从20世纪80年开始,这一段时间也是其淘山左文献的黄金时期。“这时候工作了,手头相对宽裕些。”

济南的英雄山文化市场、古旧书店,皆是周晶的淘书乐园。有一次在英雄山文化市场,周晶见一人拿着一册《芥子园画谱》二集彩色套印本在叫卖,由于书品颇佳,不敢相信是旧本,在犹豫之际,便被别人捷足先登。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在周晶懊悔之后,他蹲下身来,在一大堆残本零册中捡得一册明代历城名士周继撰的《阳宅真诀》上册,书后有“万历”刻书牌记,仅八元就买到。

“我收藏的山东文献多是‘小家’,因为名家的书籍存世多,已经多被图书馆或藏书家收集。”与之相反的是,“小家”的书籍收藏则不尽如人意。考虑到保存乡邦文献的重要性,周晶注重收藏山东的非名家书籍。久而久之,许多独一份的山东作家书籍都在他书斋里珍藏。

与一般藏书家不同,周晶从不参加各种拍卖会。老朋友韦力多次劝他改变观念,说“以藏养藏”对于藏书家来说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他虽感谢朋友好意却没听从劝告。这其中是何原因?他说“也许我也能因此发点小财,但我志不在此。”他心里常想的,是要为他的藏书找个好的归宿。

“有藏有散”

2015年6月,山东省图书馆举办了一场特展,展品皆为山东地方文献,不仅有清代张尔岐、王士禛、周永年、蒲松龄、牛运震、翟云升、桂馥等名家的著作与题跋,亦有原不见记载的山东人如清韩邻佐、朱曾传、乐山等人著作。

事实上,这次的展览是“五里山房捐让山左文献特展”,展出的正是周晶捐让给山东省图书馆的山左文献。

周晶为何要把自己一生省吃俭用才得到的那么多珍品捐献出去呢?

(周晶老先生的剪报)

“有藏就有散。”周晶坦然接受藏书的最终走向。

最早捐让图书的起因是,多年前的一天,当时的山东省图书馆善本室主任李勇慧到齐鲁书社找周晶。当时周晶正在开会,当着几位书社领导的面,她径直说:“周先生,你不能将你收藏的古书给其他图书馆,要留在山东啊!”

周晶事后想来,李勇慧可能误会了。当时他与天津市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李国庆来往比较密切,李勇慧大概是听了一些风言风语。但经过这一番提醒,收藏的山东文献去留问题便经常萦绕于他的心头。退休之后,周晶有时间将自藏线装书进行整理,并编了简目,自此开始认真思考这些古书的去留。

“我本身就和山东省图书馆的感情很深,在从事编辑工作时,他们对我提供了很多帮助。”并且,山东省成立了省古籍保护中心,由山东省图书馆负责,聘请周晶为其中的专家,他也参加了几次省内珍本古籍的评选工作,深深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

再三斟酌下,2014年末,周晶做了一个重要举动。他将自己收藏的98种山左文献中的精品,以及旧木刻雕版(章丘郭氏族谱序)1块,民国初商务印书馆书匣(匣面有山东反袁青年志士诀别亲人刻字)1只,及清代山东著名画家高凤翰《菊石图》1轴,共101件,一举捐让于山东省图书馆。

这批山左文献中的线装古籍内容丰富,其中既有稿本、抄本、刻本、拓本、石印本、铅印本,还有极为珍贵的名家题跋本、批校本,更有孤本31种,稀见本约40种,《山东文献书目》《山东文献集成》《中国古籍总目》等书目不曾著录,2种《山东文献集成》予以影印,3种《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全国仅1家图书馆收藏。“一下把收藏多年的文献捐出去,说不心疼是假的。”多年以后说起自己这些呕心沥血的收藏,他还是非常留恋。

“书卷多情似故人”,对于捐出去的“老朋友”,周晶非常惦念。2018年秋,有次他去省图书馆办事遇到了历史文献部主任杜云虹,便向她表示想看看他的“老朋友”们是否安然无恙。杜云虹当即把他带到了省图特藏之一的海源阁书库。当杜云虹打开其中一个书橱,他看到了那批久违的旧藏。周晶既感动又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宝贝们到了它们应该到的地方。不但被保管得很好,而且“待遇”极高,因为海源阁可不是一般藏品能待的地方。“藏书家最后还是应当回报社会,取之社会用之社会。”作为一个山东人,把山东文献留在山东,周晶觉得非常满足。

此后,他有机会就时不时地去省图看一下“老朋友”。如今已经82岁的周晶虽然有些驼背,但仍耳聪目明。他说,只要腿能动、眼能看,还会逛书店、书摊,享受淘书的快乐、读书的幸福和藏书的乐趣。


上一条:武汉淘书节举办 老版连环画展现    下一条:到2024年北京书市儿童图书市集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