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业内新闻>连藏天地
小人书改变了我的一生
太原晚报(太原)   2015-04-20 17:13:34

肖 刚


我与小人书有不解情缘,它几乎伴随了我整个的童年、少年以及青年时代。我的童年有过一段灰色时期,我的父亲、母亲新中国成立后就读于北京一所著名的大学,母亲是北京人,后因为喜爱绘画,转入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执教的一所艺术院校。即将大学毕业时,父母莫名地被卷入一场浪潮之中,从此天各一方,一分开就是近二十年。后来,刚出生不久的我也随母亲来到山西一个荒僻的塞北小城居住。很长一段日子里,母亲只身带着我和哥哥艰难地生活着,那个远在东北的父亲,大概一两年才能见上一面,但他会不时地寄一些小人书给我们哥俩。于是,那几本封面上写着我们哥俩名字的小人书就成了父亲的代言人。渴望父爱的童年时代,小人书伴随我度过了那段难忘的岁月。


1978年,那个远在天边的父亲也终于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了。那些“小人书”却已经像种子一样深深地种在了我和哥哥的心里。


我上小学了,依旧很喜欢看小人书,课间总会有几个男生拿出几本发黄的卷了边的小人书交换着看。虽然有些内容已经熟记于心,还是乐此不疲。后来班上出现了一位神奇的男生,他可以迅速地画出想象中的小人书场景,内容无外乎骑马打仗、身披盔甲、手持刀枪剑戟的古代武士,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一个小铅笔头,几张碎纸头,让这位农村来的男孩子成为了班里令人瞩目的人物。羡慕之余,我也悄悄地在作业本的背面画开了,好多戴着眼镜嘴上有一小撮胡子的丑陋日本鬼子成为刀劈斧砍的对象。直到有一天,班主任发现了我的这一“爱好”,我被请上讲台,好一顿批……于是我也成了受瞩目的男生。因祸得福,接下来好长一段时间,我便成了班里出黑板报的主要画手。


在一个还不太懂得告别的年龄,我随父母匆匆踏上了搬家的路程,全家迁居到另一座城市,那些伴随着小人书长大的小伙伴便成了记忆中最留恋的人。


我的初中时代,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展开,随着我的活动半径的扩大,离家很远的一家新华书店成了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进门,一大排书架上摆满了小人书,那种诱惑让我无法自拔,在柜台前选择很久,只能摸着口袋里的一两块钱,精心地计算着哪几本书可以带回家。


随着年龄与知识储备的增加,在书的内容选择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些经典的中外名著改编的小人书成为了我的首选。《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威尼斯商人》《基督山伯爵》《福尔摩斯探案集》等等,平时苦攒的一点零花钱大多花在了书店小人书柜台。


或许是因为母亲是位画家,她为我选择的小人书一般都是画功很好的那种,这也直接影响到我对小人书的选择。记得上高一时,班里的一位同学手中有一本叫《伊利亚特》的小人书,改编自著名的《荷马史诗》,借到我手上时正逢假期,我爱不释手,居然做出一个“惊人”之举,决定把这本书画下来。当时毫无学画经历的我,自己装订了一个本子,用了十几天时间,把整部小人书画了下来。开学后,这本纯粹的手抄本小人书一下子成了奇迹,在同学们中传看了好久。我成功地用手抄本换回了那本喜爱的《伊利亚特》。



我觉得在万千册小人书中,总有几本记忆最深刻,并且有些职业启蒙的味道。记得我在一本画得很好的小人书背后写了一行字:“但愿你能改变我的一生”,现在看来感慨万分……那时的我十七岁,第二年,人生中第一次以连环画形式独立发表了一篇叫做《无丝藕》的作品。


后来,我真的开始学画,毫无悬念地报考了美术院校,再后来,我走上了自己喜爱的绘画之路。


时过境迁,曾经伴随几代人成长的那些小人书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一幅幅的图画,配上几行精练的文字,薄薄的几十页,在连环画画家笔下勾勒出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故事。当年那个捧着小人书爱不释手的孩童,如今早已为人父母。时光荏苒,童年远逝,记忆深处的那本小人书却依旧鲜活地留在我的记忆中,温暖着我的心,鼓励着我前行的脚步。


谨以此篇短文献给“世界读书日”!


上一条:饿肚十年攒小人书他愿免费与人分    下一条:连环画曾经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