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狗》中的那只小狗其实并不神奇,电影的错觉以及明星的光环,曾令它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当离开摄影机,回归生活后,才在不断碰壁中发现了最真实的另一面。如果说《功夫熊猫》是让平凡变得不平凡,那么《闪电狗》则是将不平凡还原于平凡。有趣的是,两部卡通片不仅成为孩子们的最爱,还深深吸引了许多成年人。
与精彩的美国卡通相比,国产卡通片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上世纪60年代,以《哪吒闹海》等为代表的国产卡通片曾让人眼前一亮,然而,时过境迁,外国卡通片发展神速,3D电影的出现,更是将卡通片朝前推进了一大步,让人们看到了卡通类真人化电影的曙光。而国产卡通片剧情上没有什么突破,行为表达亦显得枯燥干涩,有的甚至直接生硬地照搬武打片的动作,引来过于血腥的质疑。几年前的《宝莲灯》可算是制作相当成功的卡通电影了,在当时票房亦是不错。从选材上看,未脱出传统神话故事的窠臼,虽然故事有一定吸引力,但在具体情节设置和表现形式上,该片仍显严肃呆板、缺乏想象力。最近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票房极其火爆,形象、表情、动作也幽默,但制作水平不够精良,台词有“大电影”的恶搞风格,故事整体设计依然偏于低幼化。
实际上,在国外卡通片的熏陶下,孩子们的欣赏水平早就有了很大提高。在这种高水准的观片需求下,单方面地弱化甚至降低卡通片制作水平,怎能得到观众的支持和拥护?更需指出的是,卡通片并非专为低幼儿童设计,像日本的卡通片早就对观众群体进行了细分,老龄卡通粉丝早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比较国产卡通片与国外卡通片,既有资金、技术实力上的悬殊,更有制作理念的差距。许多国产动画片的情节平淡无奇,画面中规中矩,好似对真人电影直接予以卡通化。这样看似浅显易懂,实际给人的感觉是缺乏创造力,说得不好听,大多数国产卡通片就像是一部过于浅显的小人书。
相对于真人电影,卡通片的真正优势在于画面的夸张,在于无所拘束的想象空间。卡通片不是简单的示意图,它同样可以表达独特的思想内涵,更应该展现真人电影无法企及的幽默与想象。
上一条:
羊之奇迹:600万投入撬动8000万 下一条:
“喜羊羊”团队揭成功秘诀: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