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业内新闻>连坛纵横
人生百年 画坛领军(组图)
来源:温州日报   2014-05-14 17:45:41

 

  5月7日,温籍著名画家李成勋因病去世。李成勋,1916年生于温州市区,字曼庄,号双屿山民、瓯江钓叟,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师承刘海粟、潘天寿、黄宾虹、汪声远等。昨天下午,其追悼会在上海举行,骨灰将送回温州安葬。本刊特约其弟子、原市美协主席、著名画家戴宏海撰文缅怀。——编者

李成勋(右)与本文作者。

抢新郎 连环画

穆桂英挂帅 连环画

彩楼记 连环画

右军题扇图 国画(97岁时作)

窃符救赵 连环画封面

汉王东征 连环画(处女作) 1954年迁居上海时绘

十五贯 连环画

青山隐隐水迢迢 国画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国画

  文 戴宏海

  一个没有实现的诺言

  5月7日早上7时多,我刚出门上班去,身边的手机响了,传来了恩师李成勋女儿李玉秋的声音:“宏海哥,父亲走了”,说着泣不成声。这突来的噩耗,使我顿时恸绝,挂断手机,一路茫然到了书画院。同事闻之,亦无不掩泣长叹。

  记得老师90岁时,我赴沪祝寿,告诉他:“老师100岁时,我要接您到温州做大寿。”今年春节,我去上海向老师拜年,老师高兴地捧出陈年茅台酒,与我连干三杯,玉秋夫妻俩围着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我说:“今年老师99虚岁,经常听老人们说,农历每两年有一个闰月,加起来老师整整100岁,今年做大寿。”老师哈哈大笑:“大家一定会骂我是个老不死的妖怪。”

  我们商量好,寿宴定在不冷不热的五六月间,同时举办作品展览,首发最近出版的《大德必得其寿——书画家李成勋百年传略》。想不到这次会面,竟成了生死离别的记忆,我许下的诺言没有实现,这将是我终生的遗憾。

  “培养人才是我的责任”

  老师与我已有55年的师生情谊。我自幼酷爱绘画,特别喜欢连环画,十岁出头就能把崇拜的刘继卣《东郭先生》、《鸡毛信》准确地整体临摹下来。后来我在陈垂平先生创办的温州市绘画会学习素描、速写、色彩,同时创作连环画向美术出版社投稿,希望出版连环画,结果是三年不中。

  从绘画会出来,有不少同学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继续深造,而我因家境贫寒,与高等学府无缘。这时,我已久闻老师大名,都说他画好,人好,最肯帮助穷学生。他是家父的好朋友,我向父亲要求拜他为师学习创作连环画。1959年春节,老师一家返温探亲,大年初一的早晨,家父带我登门拜师。我见到的是一位四十出头的中年大汉,声音洪亮,目光有神,高高的鼻梁,一米八的身材,简直是雄壮之美的化身。家父给他看了我的画,李先生说:“培养人才是我的责任”,就收了我这个学生,这一年我刚步入19岁。

  解放初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连环画、年画代表了我国绘画艺术最高的水准,不论哪一画种的画家都画连环画、年画,当今中国许多中年以上的著名画家的艺术道路都是从这里开始。当时上海是全国连环画的发源地、大本营,温州有作为的艺术家都希望到第一线干一番事业,最早走出去的是刘旦宅、张明曹与李成勋。

  老师在上海作为职业画家,为全国多家美术出版社创作连环画。他与众不同,有三大贡献:一、从1954年到1966年“文革”前的13年中创作了60多部5000多幅连环画,《春香传》《抢新郎》等优秀作品可以代表那个时期全国连环画艺术的最高水准。二、为温州培养了戴仁、孙愚、夏莹等著名画家,他们后来都成为中国连环画画坛的拔尖人才,许多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大奖。三、与各地美术出版社关系特好,稿源很多,为了帮助学生、朋友,把大量的“脚本”(连环画文稿)分给需要帮助的人创作,增加了全国连环画的出版数量。

  戴仁、孙愚、夏莹和我在老师身边先后都有几年时间,老师培养我们连环画创作能力,不是空对空,而是直接让我们画铅笔稿,再由老师经过修改后,自己画墨线,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创作能力,又不影响稿件出版质量。除了学生以外,老师当年在上海美专求学时有很多温州籍的老同学以及温州美术界的老朋友,他们虽各有工作,业余时间也想创作连环画,都来找老师要脚本,老师都满足他们的要求。给了脚本,老师又担心他们的创作质量,都跟踪指导。完稿后老师先审稿,对其中不满意的画幅,要进行修改或者重画,然后再向出版社交稿。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稿酬上,老师从来施恩不图报,不管是谁,都一分不少地按常规发给大家。

  “人如果没感情能算人吗”

  老师为人大度,重感情,对温州有深厚的故乡情,老师经常说:“人如果没感情能算人吗?”迁居上海后,温州无论是旧雨新知或慕名去拜访的,他总是热情接待,经常是宾客盈门。

  戴仁、孙愚与我在上海,都有较长一段时间住在老师家里。老师与师母艰苦朴素,勤俭治家,老师教育女儿玉秋吃饭饭碗要干净,饭粒不能掉在桌上。家里有一台缝纫机,一家人穿的衣服都是师母所做。他们的简朴,不是守财奴的吝啬,不是苦行僧的自我折磨,而是来自于粒粒皆辛苦的生活体验。可是亲戚、朋友有困难,老师总是十分慷慨地帮助他们;对学生,供吃、供住、教学画,老师总是带着父亲般的慈爱培养他们。我1962年离开上海,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去看望他一次,每当他见到我,总高兴地问长问短,长谈不倦。

  老师原来在上海美专学的是中国画人物山水,退休后重拾中国画创作。2003年88岁时,我为他筹办了他离温后第一次个人中国画展览,展出作品100多件,还出版了作品集,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家乡人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使他很激动。2013年初,温州美术馆落成之前,筹备“瓯江缘·十二位全国著名画家邀请展”,我与郑方伟院长等连续三次赴沪登门拜访,取画还画。当他知道温州有了美术馆,就迫不及待在邀请展展出之前,来温坐着轮椅参观展厅,陈默副院长亲自抬他上楼,他连声说好,到了三楼竟兴奋地站起来自己上四楼。

  7月邀请展开幕,老师冒着炎暑,长途来温参加开幕式系列活动。这次展览老师参展的10幅作品,多数是新创作的大幅作品。众所周知,很多著名画家到晚年,功底虽深,但体力、精力不济,只能画些尺幅之作,而老师百岁在即,不仅能画大画,而且笔力雄健。他的山水画,仍有祖国山河雄伟之美,笔墨苍润,点画自然,巧拙笔互用,墨气和元气融合无间,韵律可感;他的人物画,没有因年老而退化造型能力,线条还是那么得心应手。这一年中,老师连续参加了温州两次展览活动,还有一次是温州美协筹办的“温州市连环画回顾展”。

  2013年年底,老师99岁岁末创作了一幅山水画黑白稿,2014年年初敷色,作品完成后,他喜不自禁地说:“2014年,我再画一幅百岁的作品。”当2014年新年钟声敲响,老师走进画室挥毫创作了他的世纪之作,也是他的封笔之作。

  作为温籍画界的泰斗,老师的道德学养为我辈楷模。

 

上一条:战争与和平——连环画家韩和平艺    下一条:西安刮起连环画怀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