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业内新闻>连坛纵横
“小人书”记录了一段历史、一个时代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2013-06-17 18:51:12

 

  翻开一本小巧的“小人书”(连环画),岳飞手挽三百斤强弓,箭指天狼;美猴王一根金箍棒,直将天宫打得稀巴烂;董存瑞手托炸药包,振臂高呼;邓秀梅苦口婆心劝老农加入农村合作社……从上世纪70年代风靡一时的“小人书”,到各类童话书刊,到电子读物,再到如今的手机读报,阅读方式的改变无不体现了生活巨变。“小人书”记录了一段历史、一个时代。要读懂那个时代,可读读“小人书”;要理解那一代人,请读读“小人书”。

  一夜之间“小人书”遍地开花

  说起“小人书”,成年人并不陌生。许多人都对“小人书”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依恋,那一幅幅简单的图画,配上几十个文字,薄薄的几十页,勾勒出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故事。如今,当年那些捧着“小人书”爱不释手、看得津津有味的孩童,早已为人父母。时光流逝,童年远去,“小人书”也悄然撤离。

  为何当年“小人书”几乎在一夜之间遍布街头巷尾?一份有关“小人书”发展的档案揭开谜底。

  根据记载,上世纪70年代,中国图书阵地还是一片荒芜,孩子们没书看。在这种情况下,周总理“为解决下一代的精神食粮问题”,要求抓好连环画出版工作,必须解决青少年没书看的问题。“小人书”从此走向高潮。以1982年为例,全年共出版连环画作品2100余种,单本印量10万册,相当于1960年代印量的20倍。内容也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伤痕文学、四大名著、世界名著、现代化建设、农村改革、科学发展……小小一本画册,包罗万象,成了陪伴青少年成长的最好读物。

  已过不惑之年的南昌市民涂宏伟经历了那个“小人书”时代。他在讲述儿童读物变迁时说,当时南昌八一广场新华书店里最热销的图书就是“小人书”。那时,“小人书”书架也被工作人员特意摆在书店大门口最显眼的位置,且“小人书”占有的面积也是新华书店里最大的。

  “当时武打类小人书最畅销,比较著名的有《霍元甲》、《陈真》等。”涂宏伟回忆,“小人书”热销还催生了“小人书”倒爷,一些书贩搞到一些脱销的热门“小人书”,就在南昌八一广场的新华书店门口加价几分钱销售,当时他就买过那样的高价“小人书”。

  那些热门摊点今已找不到

  多名“小人书”收藏爱好者说,在南昌,“小人书”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了巅峰时期。那时,不仅儿童爱看“小人书”,很多成人也成了连环画的忠实读者。

  1985年开始,“小人书”走下坡路了。到了1990年左右,改革开放已经深入人心,一些外来的文化、娱乐方式也随之进入普通大众生活中,儿童读物也开始发生变化,“小人书”渐渐成为一种收藏品。

  收藏爱好者“醉生”经历了“小人书”时代,对于南昌市几个“小人书”摊点依旧记忆深刻。他说,那时候他住在半边街,附近顺化门大楼旁和丁公路口都有不少“小人书”摊。木头书架一排排摆着,放满了各种“小人书”。一有新出的“小人书”,大家就迫不及待地租来看,有时没租到,就蹭在别人旁边看上两眼。

  “醉生”发帖子回忆南昌的“小人书”店时谈到,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八一广场新华书店1楼一进大门就是小人书专柜,经常是人头攒动,尤其是节假日更拥挤。那家新华书店是南昌卖小人书最多的地方。

  “醉生”还提到一家“求知书店”,位于万寿宫商城沿中山路往下一点。当年,这家店内的“小人书”也不少,“小人书”柜台在书店最里面,横放着几节柜台。此外,还有“萃文轩”书店、西园书店,分别位于江西艺术剧院对面(原工人文化宫对面)和师大附中门口。

  此外,关于“小人书”店的分布情况,有收藏爱好者认为,南昌市西湖区法院斜对面的“旧书一条街”,当年也是一个热门摊点。

  6月4日,记者来到这些收藏爱好者提到的“小人书”摊点,发现早已没有“小人书”的影子,有些书店也已搬离。而在南昌市文教路,多年来这里一直是经营旧书的小街,但想找“小人书”却非常难。

  “回忆”的商机“小人书”网站火热

  “小人书”,以一幅幅黑白有力的线条画,勾勒出一个逝去的无声年代。然而,时光不会倒流。童年中美好的懵懂回忆,终究随着成熟与长大,随着“小人书”的悄然流逝而逐渐远去。

  “这里面收藏了上千本"小人书",都是免费分享给爱好"小人书"的人们。它用经典的故事、高雅的内容、轻松的呈现为目标,把我们民族最优秀的文化集纳在这里,成为一个带给大家快乐和人文影响的平台。”记者在百度搜索“小人书”时,发现众多网站紧抓“回忆”商机,一个个“小人书”网站成立,而且点击率非常高。

  在这些“小人书”网站,不少爱好者还列出当年自己看过的“小人书”名单。记者看到,《兴唐传》、《杨家将》、《铁道游击队》、《地道战》、《霍元甲》等,是当年最被热捧的“小人书”。

  “《玉蛟龙》、《乌龙山剿匪记》、《西游记》、《三国演义》,全是我的最爱。”网友彭先生说,那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就喜欢看“小人书”,2分钱一本。去的次数多了,摆摊的老大爷会让他5分钱随便看。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重新翻开这些"小人书",只是当年翻阅的是一本本纸质书,现在是在电脑前,书还是那本书,可感觉已经不一样了,但还是能找到童年时看"小人书"的回忆。”多名网友留言说。

  从阅读方式看生活巨变

  “从上世纪70年代风靡一时的小人书,到各类童话书刊、电脑在线阅读各种电子读物,再到如今的手机读报,阅读方式的改变无不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活巨变。”江西师范大学罗教授认为,“小人书”记载了一个时代的儿童生活,它不豪华,不耀眼,装裱也不精美,但却是当年我们的精神食粮。

  据介绍,因为改革开放的深入,书籍的品种越来越丰富,人们愿意选择内容更加丰富的各种儿童读物、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小人书”遂逐渐退出舞台。“小人书”的市场衰弱后,曾盛行一时的街头书摊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罗教授认为,“小人书”可以成为传统书刊,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电脑得以普及,许多家庭纷纷购买电脑,网络阅读、传统书刊两分天下,包括许多内容厚重的小说等书刊在内的传统书刊在之后的岁月中受到冲击。这个时候,当年在各种书店借阅的小说,又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如今,各网站与时俱进,推出电子杂志,各报刊、杂志也纷纷推出电子版。许多人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鼠标一点,阅读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的报纸,各种资讯一目了然。一种崭新的阅读方式出现在大众面前,那就是手机读报,又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文/记者叶伟

 

上一条:小人书:版式不同 收藏价值不同    下一条:往事漫忆:小人书让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