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业内新闻>连坛纵横
海派连环画:“小人书”见证大梦想(组图)
来源:文学报   2013-05-04 10:48:48

 

  作为全国连环画发祥地和重镇,上海曾创造连环画创作与出版的辉煌。虽然现在仍保持一定销量,但是连环画的新作日益稀少,更多的是经典作品的再版。连环画还有人买吗?还有人看吗?面对这样的疑问,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的作品《画说中共“一大”》也许可以侧面回答2011年6月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本以讲述“一大”历史为主旨的连环画已经在全国达到20万册的销量,而这一数字仍在增加。逐渐走出低谷的连环画艺术,正在重新获取人们的注意力。

  日前,记者从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获知,汇集百余册精品连环画的“连环画网”已进入内测阶段,并将于6月正式上线。届时,网站将分人文探索、革命历史、武侠故事等板块,向读者推荐我国连环画精品和新作,并提供手机客户端以供手机用户下载和随时浏览连环画作品。读者也可以将自行创作的连环画提交至网站,网站将为有潜力的作品提供意见和发行机会。

  此番“触网”行动,只是海派连环画中心振兴连环画事业的一个环节。2012年,中心的成立创下了两个中国第一:第一家以连环画为主题的规模化、专业化、集成式的非营利机构; 第一个以工作室形式聚集连环画画家进行集体创作的基地。自筹办至今,海派连环画中心已经创作、出版连环画8种35册,完成策划、筹备连环画12种67册,聚合国内连环画画家、国画家、油画家43人,并与全国16个省(直辖市)的42家各类纪念馆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连环画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成语故事、国外文学名著等类型的创作成果已经较为丰硕,也诞生了一批几十年来经久不衰、脍炙人口的作品,而围绕主旋律、围绕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创作的作品并不多。目前,海派连环画中心正以主旋律和革命历史题材为主进行创作,成功开发了 《画说党史》、《革命圣地》、《伟人故里》、《开国将帅》、《西北革命》 等中国革命主旋律题材连环画原创图书。

  一本连环画的诞生

  对读者而言,连环画还能有多少背后的故事呢?无非是绘画和印刷。但在海派连环画中心,一本连环画从确定文稿到最后问世,所经历的却远远不止这些。

  “在接到已经确定的文稿后,我们分配给每个画家,画家根据文稿打草稿,草稿打好后交主笔审核,核定后再分配任务,有人负责画人物,有人负责画背景,每一张画的形成都是团队合作的成果。”海派连环画中心副主任、连环画画家钱定华介绍。

  有别于一般社会上的漫画,目前中心所创作的连环画以主旋律为主,所涉及的领袖形象较多,因而在绘画上也有一定难度。钱定华说,“读者都对领袖人物较为熟悉,怎样才能神形兼备地描绘出他们的形象是创作连环画时必须要首先考虑到的,难度很高。不能怎么好看怎么画。”

  依靠绘画语言讲故事,也就决定了连环画的创作不能想到哪画到哪,必须依靠史料和细节来支撑。“在画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功课,所涉及到的史实需要一一比对核实。比如画到张闻天故居,你总不能自己编一个吧?实地取样是必须的。”更多的时候,为了画一张图,他们可能需要寻找上百张场景照片以比对和确认。“比如画朱德,就需要确认剪辫子是几几年?20世纪初,许多地方开始剪辫子运动,有时在很偏僻的乡村,辫子还留着,大城市就剪掉了。但在某具体场景里,什么时候有辫子,什么时候没有,都要去找史料确认。”他说。“好在现在网络发达,资料的获取比较便捷,早年我们可以跑遍上海所有新华书店买一大堆书,仅仅为了一张图片的确认。”

  “刚来的时候,学生连八路军帽子和解放军帽子都分不清。”钱定华开玩笑说,“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到50年代,再到60年代,每个阶段的服饰都不同,帽子的造型也不一样,另外不同军种的帽子也不一样,有些历史事件发生过以后,服饰就会发生改变,甚至要精确到具体几月几号的时间节点,在作画时都需要经过多番考证和确认。”这些在读者看成品连环画时候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的细节,在绘画过程中占据了画家们的大量精力和时间。

  为了便于资料存放,每个画家的电脑都有1T(1024G)的大容量硬盘,相当于百余部高清晰电影的存储量,在使用了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后,不少画家的硬盘已经接近饱和。打开其中一位画家的资料文件,光是枪械的分类文件夹就有好几种:驳壳枪、步枪、机枪……这些在文字表述中可以用一个名称一带而过的物品,在连环画的绘制过程中却是无法忽略的细节,需要逐一比对和确认。“你可以称连环画为快餐文化,但它也可以被当做一部文学作品去仔细推敲。连环画里可以产生像贺友直这样的大家,他作品中的每一幅画都可以仔细研读,充满了细节,其艺术含量和水准是普通漫画无法比拟的。”钱定华说。

  在绘画风格上,与讲求个性的美术创作不同,连环画的创作所讲求的是规范和共性,既对于绘画基础的要求很高,又需要有规范的画法。“可以说,线描的难度大大超过素描。素描可以靠光影来实现凹凸感,而线描只能依靠线条来力求神似,学生往往需要长期的锻炼和实践才能逐渐积累起人物绘画的感觉。”钱定华说。

  在绘画完成后,画家们并不能就此松一口气,因为所画作品的性质,成稿都需要送到党史办核对,因为一些细节与史料不符而使某张画,甚至整个故事被推翻重来的情况并不罕见。在工作室内存放着大量屡经修改的稿件,其数量可以说远远超过最后成稿的作品,见证着一本本薄薄的连环画作品背后读者无法想象的辛劳。

  重新起步的连环画创作

  在最鼎盛的时期,一部优秀的连环画作品的销量可以达到100万到200万册,但在低谷时期却跌至印几百本也没人看。在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环画继承人、连环画画家范生福的印象里,在连环画创作和发行的鼎盛时期,他所认识的几乎所有画家都参与过连环画的创作。“当时的美术市场还未形成,画家没法从一个较为稳定的渠道获取收入,只有连环画在当时既有市场,又有稿酬,于是对于连环画的创作热情较高。”范生福说。在之后的资料翻阅中,记者发现包括程十发、刘旦宅、陈逸飞等著名画家均创作过连环画,并获得了较好的外界评价。

  在上世纪80年代,对一些连环画出版商来说,一本连环画作品从确定选题到策划、绘制、修改和后期排版制作与出版,有时仅仅需要半个月甚至更少时间,一旦决定了选题,出版商会在第一时间组织一些作者进行快速创作,目的就是为了抢占出版先机和市场份额,在这样的情况下,连环画的质量很难保证,于是产生了大批量被称作“跑马书”的连环画作品。

  “跑马书”可以说抛弃了中国连环画创作精心、描绘精良,构图精美、造型精确的优秀传统,而是以“速成”为核心要义,简陋粗糙在所难免。1985年前后,连环画的由盛而衰与日韩动漫业的冲击不无关系,但内在的原因则更值得反思。范生福说,“因为利润可观,所以许多出版社都在抢选题,成书的质量又欠佳,大量的同质竞争使得原本繁荣的连环画市场很快就陷入恶性竞争,并导致后来的衰退。”

  早在十年前,范生福就动过念头想设立一个博物馆以抢救岌岌可危的连环画事业,但在与友人谈起自己的想法时,却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即使开了,也要关的,资金从哪来?”而如今,在海派连环画中心的平台下,他的梦想正一步步走向现实。在产业整合上,海派连环画中心集展览、培训、研究、创作、开发、评奖、基金、互动、收藏为一体,将全面推动海派连环画的传承和创新。

  走出有选题,无人才的窘境

  与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似,连环画的良性发展中,最根本的障碍仍在于人才匮乏。在范生福印象里,如今最年轻的能够独立创作作品的连环画画家也已经年过半百,而年轻、专业性的连环画画家不仅量少,而且仍难独当一面。“全国算下来,能够独立创作且仍在创作状态的连环画画家不超过50人。”海派连环画中心主任刘军说。有选题,有策划,也找到了市场,却缺少人来创作,连环画发展中的这一关键环节正在承受考验。

  “连环画的创作对于综合绘画能力的要求很高,能把连环画画好的,以后就算不从事连环画事业,也能在其他美术创作领域获得发展。”连环画画家奚文渊说,“由于涉及到很多读者熟悉的人物形象,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读者的接受度,而且好的连环画画家就像一个电影导演,每一张画页都有其艺术语言,从人物到服装、场景过渡和调度,要求非常多,并且需要画家深入观察社会,一旦碰触到现实社会题材,所画的东西与实际如有出入,一眼就会被辨别出来。”

  在近些年动漫热潮蔓延之时,各大高校也陆续开设了动漫方面的专业以培养专业型人才,但是从动漫专业毕业的学生,却与连环画创作的要求相去甚远。“不久前,我们进行过绘画方面的招聘,不多的几个岗位吸引了几百名相关专业学生的简历投放。”钱定华说,“但是即使在这样的筛选之下,最后获取面试和试画的学生呈现的作品仍都是日式漫画的风格:夸张的五官、大眼睛、乱糟糟的结构和构图,在里面看不到生活,也没有文化积累,几乎没有可以达到我们要求的作品。”

  事实是,这几年疯狂无序扩张的动漫教育造成了一大批学生有学历、却无创作能力的现状。“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甚至连基本的历史考证都无法做到,而且对于人物构图、造型动态等方面的专业技能都缺乏足够了解,因此在实践中碰到了许多障碍。”刘军说,“老师闭门教,不考虑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学生也闭门学,不知道怎样的技能才是自己需要的,我们迫切需要弥合高等美术教育中的裂缝,并实现从学校到职业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是学校教育所达不到的。”

  “连环画的创作具有特殊性,没法靠学校培养,虽说对于日式漫画的风格无法苟同,但他们以一个主要画家带领几位学生以工坊的形式创作,在画家的指导下学习和完成作品的方式是我们可以学习的。”范生福表示,“只有在项目实践和组员相互协助下,他们才能得到成长,并提高创作水平。”而如今,在海派连环画中心的创作室内,八位新人中的四位在经过一年多的锻炼和创作实践后,已经具有独立创作的水准,他们的成长为连环画的创作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可这个数量还是远远不够,如何更好、更快地培育连环画创作人才,是海派连环画中心正在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连环画爱好者、从业者,中心推出主题讲座、入门课程、专业课程、研修课程等各类培训项目,希望能够尽快培育出一批具有独立创作能力的连环画画家。“通过我们的创作项目,希望能让年轻人关注和喜爱连环画,至少我们先行起来,希望也有人能跟上,只有大家共同努力,连环画才能得到快速良好的发展。”刘军说。

上一条:连环画《十五贯》原稿拍出128万    下一条:铜川小伙历时4年创作连环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