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业内新闻>连坛纵横
临沭县王晓光的连环画收藏情结
来源:大众网   2012-12-06 19:14:43

 
王晓光在书房
王晓光收藏的七十年代的每本上百元的连环画
 
    大众网临沂12月3日讯(记者 李龙 实习生 徐利军 通讯员 李风雷)论起临沭县的收藏连环画爱好者,县规划局的王晓光数第一。他家中书房、卧室的书橱里和收藏架上整齐摆放着一排排各种各样的画册,大约2000册之多。这些连环画的品相皆在九品以上,多数是王晓光于1997年~2007年期间在地摊上、市场上购买的。其中,那本老版的《红灯记》已价值两千元,老版的《劳动人民最恨孔老二》连环画已价值上千元。

    “我收藏连环画基于一种怀旧心理,小时候看过的画册后来多年不见,当九十年代偶然在地摊上看到了,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欢喜,就想买下来多看几遍,重温儿时的记忆。”据王晓光回忆,小时候精神文化生活贫乏,没有现在的电影、电视、电脑看,可以说知识启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连环画。起初还没有钱买连环画,就到地摊上花2分钱看一本,后来发展到租连环画看,由于要按期归还,误了期限要多交钱甚至罚没押金,于是出现“老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偷偷看连环画”的情景。九十年代初,王晓光已参加工作,衣兜里有了钱。他开始在地摊上买连环画,当时连环画的价格比较便宜,花一两毛钱就能买一本,97年前后一两元钱买一本,2001年每本涨到了四五元,近些年三四十元才能买到一本普通的连环画,精品连环画需要花费一二百元。

    王晓光介绍说,连环画是一种大众艺术,也是一种线描艺术,都是全国很有名气的画家画出来的,艺术水平高,很有收藏价值。比如,王叔晖的《西厢记》、任率英的《牛郎织女》、贺友直的《山乡巨变》、程十发的《胆剑篇》、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赵宏本的《桃花扇》、刘继卣的《武松打虎》、戴敦邦的《红楼梦故事》等连环画,是五六十年代绘制出来的著名画册,历经半个世纪存世量已很少,其中任何一本老版的品相好的连环画都值一千多元。这些连环画名家在五六十年代乃至七八十年代靠工资吃饭,一月只有四五十元的薪水,把画连环画当成一种政治任务或工作任务完成,耗费的时间多却不挣钱。大约85年以后,随着电视电影的普及,孩子们不再热衷连环画,这些名家们也乐得顺应潮流,不再画连环画了。

    王晓光告诉笔者,收藏连环画不仅是一种兴趣爱好,而且通过阅读它从中能学到很多知识。连环画总能反映当时党和国家的政策和一些英雄模范人物,如通过看《铁人王进喜》、《向秀丽》、《厉家寨》、《大庆战歌》、《大寨之路》等连环画,能了解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情况。《杂交高粱向阳红》连环画反映的是文革时期的虚报浮夸之风,吹嘘一亩高粱能产一万斤。《劳动人民最恨孔老二》连环画反映的是文革时期对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批判。《金光大道》连环画说的是文革时期,村里一个落后分子在墙上写了“发财致富”四个大字,“英雄人物”高大全看见后怒不可遏,用铁锨把这四个字铲去,批评高大全不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初春的早晨》连环画说的是,厂长在职工大会上鼓励同志们好好工作,干好了多给发奖金,却遭到了“进步工人们”的反对,认为厂长是用钱拉拢腐蚀他们,不是干革命的表现,不想让厂长发奖金。《金光大道》与《初春的早晨》反映的内容在现代人看来是非常可笑的,说明当时思想走入了“贫穷就是社会主义”的误区。

    “连环画开本小,便于携带,与字画不一样的还带有文学性,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王晓光还说,很多人看文学名著是从看连环画开始的,因为一些大部头的小说让人望而生畏,读不进去。看了根据小说绘制的连环画后,就在脑子中有了大致的轮廓,反而产生了进一步阅读原著、了解细节的兴趣。有的连环画如《祝福》中的文字用的是鲁迅原著上的文字,文字和图画能相互印证、说明,能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原著。有的连环画如《聊斋志异》上的文字,把原著中晦涩难懂的古文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让少年儿童能明白,有助于文学名著的普及。

    由于连环画是历史的见证,在九十年代逐渐作为收藏品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目前,国内收藏界对它的兴趣与日俱增,连环画艺术必将和其它艺术品种一样经久不衰。

上一条:800插图说“水浒”连环画勾起儿    下一条:中国第一本抗战木刻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