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业内新闻>动漫前线
国产动漫迷雾重重
来源: 佛山日报   2012-12-03 19:49:49

3D动画电影《大兵金宝历险记》。

  11月24日,爱奇艺动漫嘉年华在宁波举行,纵使不少的动漫企业都各出奇招吸引市民,展着笑脸的喜羊羊与歪着眼的灰太狼人偶依然是小朋友堆中的焦点。七年间,这部动画已创造了10亿元的品牌价值,为一直低迷的国产动漫树立了一个新标杆,更有人说“国产动漫春天来了”。然而,剥开繁华的表象,七年就红了一只羊和一只狼,是可喜还是可悲?

  当大家怀念黑猫警长、孙悟空、葫芦娃带来的童趣时,多年来,国产动漫都走不出“创意不足”“山寨”的阴影。事实上,为了推动动漫产业发展,从2006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了每年两亿元的专项资金,还密集推出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可是,有600亿元产值的国产动漫为何依然“抬不起头”?节节上扬的数字之下,其实是迷雾重重。

  (文/佛山日报记者 何敏华)

  钻空子买卖

  “花上千万元造一部动画,就是为了向政府以优惠的价格拿到土地开发房地产,做动画不赚钱啦!最赚钱的是房子!”一家动漫企业的工作人员在接受佛山日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

  目前,国家对动漫产业的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土地租赁的优惠等。开发《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原创动力”就是在这些优惠政策下,于去年落户南海的。此外,地方政府在扶持的热潮下,还有一系列的“补”“奖”举措。以宁波为例,如果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的作品在电视台播出,市里一次性补助最高可达每分钟2000元。“钻空子买卖”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号称耗资1200万元的《戚继光英雄传》早前被揭露实际只花了十几万元的成本,通过各种途径倒是赚得盆满钵满。“一些企业以超低成本快速制作几十集的动画在电视台播,拿到补助的奖励后跟电视台分成,企业赚当中的差价。”熊小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导演于胜军无奈地表示,就是因为有大量钻空子成活的企业存在,粗糙低劣的动漫作品充斥国内市场,优秀的作品上不了电视台,赚不了钱的人自然要找捷径,造成恶性循环。

  据《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国产动画片年产量突破26万分钟,远远超过日本和美国。可是,“多是平庸之作”——广电总局副总编辑金德龙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高峰论坛上炮轰国产动漫浮夸的外表。

  于胜军表示,全国电视台全年最多只能消化10万分钟的动画片。这就意味着,超过50%的片量很难通过电视渠道与观众见面,情况跟大部分国产电影上不了电影院是一样的。

  “真正的买方市场是政府。”从事动漫业20多年的蔡先生一语道出了国产动漫业的实体。政策大手之下,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失灵,公共资源浪费,动漫产业缺乏核心评价标准——优胜劣汰的市场准则,也就扭曲了市场信号。

  浮躁的产业链

  “拼量已经不可能,只得靠海外市场的品牌营销。”3D动画电影《大兵金宝历险记》刚刚获得第八届中美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出品方环旭传媒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荣耀坦言,产业链内有一股浮躁风,很多人急功近利。“花一年制作动画,再花一年做后期,两年净烧钱的事没多少人愿意做。”但这又是必须的。

  “喜羊羊之父”黄伟明开发《开心超人》时,就把目标定位在海外市场赚口碑。虽然动画颇受东南亚市场的欢迎,但他创立的广东明星创意动画有限公司依然亏损上百万元,最终选择与奥飞动漫牵手。黄伟明表示,在产业链上,卖版权的收入很少,能赚钱的只有衍生产品,没有好的内容为基础,衍生产品也不会受欢迎。但好的内容需要时间与金钱的沉淀,以他一百人的团队,一年只能制作104集的动画,更多的时间是花在头脑风暴碰撞的创意点子上。

  曾经,佛山建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威希望借鉴东莞奥飞“玩具+动漫+影视”的模式,把佛山的童服产业推出去。即为产品创作动漫,再以动漫推动玩具销售规模增长。“用动漫获得品牌价值,佛山童服可以上升到文化产业,出口全国各地,甚至世界。”不过多番游说,童服企业依然只看眼前利益,“200万元做一部动画?我不如拿去放贷!”

  抵不住烧钱的压力,限制了很多有理想的人的脚步。在深圳待了10年的蔡先生见证着这个泡沫从膨胀到破灭的转变。据他介绍,2003年以前,深圳大约有7家企业有能力制作动画,其余的多是加工企业,到2006年国家政策下放后,突然冒起了2000家。有些是冲着补贴而来,有些确是有梦想之人,但很多是自娱自乐式的发展,一开始就没有市场意识盲目进入,最终就死在这里。“有的人转行,有的去学校当老师,现在只有五六间做得好。”

  “只做动漫,在中国存活不了。”这是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对产业的哀悼词。据了解,目前国产动漫做得成功的企业,都是拥有赚钱的主业,把动漫当附加值来做。例如东莞的奥飞,主业做玩具;深圳的华强,拥有市值几百亿元的房地产基业,烧钱做动画自然是没问题。

  虽然于胜军经常自我调侃“边做山寨边做创意”,也确是国产动漫辛酸的苟活方式。他希望政府对一些用心的企业,应该进行深度考核,给予更大力度的扶持。

  谁能说好故事

  一直以来,创意不足是困扰中国文化产业的最大绊脚石。不但动漫如此,最多争议的电影业也是如此。在电影界看来,限制创意的是“审查”。没有分级、一刀切的政策总是富有中国特色而不能与国际接轨。某些动漫界的业内人士也认为是如此。

  国产动画在电视台播出之前,都要先给广电总局审片删掉“不合理”的情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佛山日报记者透露,色情暴力是肯定不能放的,而国家对国产动漫的导向通常是低幼龄,并要求“正面”。要幼龄儿童看得懂,就不能太复杂,有些编剧就干脆用弱智的眼光去看待动漫。“有编剧创作了一个8岁儿童的形象,同学叫他一起打游戏机,他竟然说我要做家务。你8岁的时候不打机,不是神经病吗?”这位业内人士认为,分级的好处并不是说动漫可以放很过分的情节,而是家长可以针对性地对儿童作出指引。

  然而,张荣耀并不认同。“《狮子王》等好莱坞经典动画都是合家欢的,大人小孩都喜欢,最重要是价值观的问题。”《大兵金宝历险记》的导演、编剧都来自电影界,这次采用全影子捕捉技术制作这部动画电影,目的是希望电影人操作的时候能像拍真人电影一样,思维就不会固化为只针对低幼龄,而是要令成人观众也喜欢。“只有改变中国观众看不起国产动漫的形势,才有可能以‘大手拉小手’的模式吸引小朋友,进而推进衍生品的销售。”

  “中国不缺人才,不缺技术,缺的是对行业的热爱,如何让人才留在这里才是最重要的。”于胜军说,国内缺乏一个平台让有志之士交流,自己摸爬滚打很难促成产业向好的方向发展。

  这就得借鉴韩国的经验。它与中国起点差不多,却在10多年间有了质的飞跃。1998年,韩国确立“文化立国”的策略,设立“文化产业振兴院”扶持动画、音乐、影视、电玩行业,每年派遣大批人才到好莱坞学习原创企划、提案、行销、管理等方面,完善产业人才结构。“为什么《冬季恋歌》能一下子把韩流推起来,我那时在香港跟韩国人合作才知道他们都是从好莱坞回来的,整套产业链运作都很成熟。”张荣耀告诉佛山日报记者。

  目前,我国有很多的大专院校纷纷设立了动漫专业,从业人员现在有很大一部分是经过正规的训练和学习培养的,但仅限于技术类的培养,行销、管理的人才却十分薄弱,也导致了混乱。

  去年,《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衍生品版权管理方动漫火车集团被香港上市公司意马国际收购,“喜羊羊”的原投资人、编剧一一离去,弄得迷雾重重。有业内人士就认为,喜羊羊团队需要跟超过250家厂商谈品牌授权合作,零散而缺乏系统授权的代理商出现,已造成喜羊羊授权的失控与混乱;而创作人员的流失也意味创作上遇到瓶颈,有佛山观众评价“喜羊羊”就是“猫和老鼠”的故事,但人物性格并不突出,容易看腻。

  如今,为求转变,喜羊羊已与迪斯尼牵手,据说迪斯尼已经帮喜羊羊设计好国际化新形象,动画也从“狼抓羊”变成“狼与羊”称兄道弟的好朋友。《喜羊羊与灰太狼》还能继续说出好故事吗?还待市场检验。

上一条:业内谈动漫产业:警惕打造全产业    下一条:动漫结业的“生存指南”《“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