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业内新闻>连坛纵横
连环画里的上海文化‎
来源:人民日报   2012-08-11 13:28:56

剃头(连环画)
 

    贺友直
  
  有一老头,每次去剃头定要挖耳且要掏出耳垢。这就难煞了剃头师傅,于是他备上一段油条,趁老头昏睡,掐一丁点油条末屑。老头见挖得这么一大块便满意了,换另一只耳朵。

  资料图片 

  50岁朝上的人,会有这样的童年记忆酷热而漫长的暑假,被弄堂里各种游戏折腾得满头大汗之后,只想躺到铺于地板的草席上休息。这时候,最美妙的享受就是向大人要来几分钱,到弄堂口摆着的连环画摊子租一两本小书,然后赤膊躺平了身子,有滋有味地一页页翻看下去,直看到眼皮搭拉,再也睁不开来。

  那个年代,阅读连环画是普通民众的文化享受,而上海则是中国连环画出版的主要基地。上海能够获得这样的地位,首先因为拥有一大批优秀的连环画作者。其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是连环画人才最为密集的所在。从连环画创作而成为中国画坛大家者,也决非一二。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建社60年,决定做一件事情,为一生坚守连环画创作的贺友直先生举办展览,而且是面向广大市民的大型展览,让我感慨不已。

  我的感慨,主要不是因为他们的敬老贺先生年近九旬,但在上海这样的长寿城市,不算很老;我的感慨,也不仅仅因为他们愿意做一些文化公益现在想借文化之名赚钱的人不少,完全从市民文化享受角度设计的事情却不多;我的感慨,更不是因为他们在面临出版市场萎缩的困境时还敢于理直气壮地站出来。我被这件事深深打动,是因为从中看到了文化代际交替之时传承的力量。

  被动漫形象培育出来的年轻一代,很少知道,连环画的创作,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动漫世界的先驱。

  半个世纪之前,连环画曾是向民众传播文化的基本载体之一。几幅画,几行字,让识字不多者也明白了许多道理。在此基础上,连环画的创作者们不断攀登,把普及的艺术逐渐提高,做出了《三国演义》等一批精品。贺友直先生一辈子创作不断,佳作连篇,其始于半个世纪前着手创作的《山乡巨变》,在精品群中也堪称硕果。

  贺友直先生的作品,骨子里浸透了上海特有的文化因子。比如《老上海三百六十行》,跟着他的笔触,你会觉得走进了上海的弄堂深处,走进了拥挤着“七十二家房客”的亭子间,也逐渐走进上海普通市民的内心世界。

  文化不是空洞的符号。当我们思考上海文化的特质的时候,我们发现,每一种文化现象,均与市民过去和现在的生活形态、内容相关。从贺先生的创作中,你可以比许多老照片更加深刻地领略这样的关系。贺先生是在上海生活了80多年的老人,他用艺术家特有的敏锐,为我们再现的沪地场景,具有穿透表象的能力。比方说,如今上海建设金融中心,海内外均说上海人的金融意识强。你在贺先生的连环画中就可看见这样的印证80多年前,还是孩童的贺先生,是如何挤在人堆里像模像样地参加“摇会”的,实际上那是民间融资的原始形态。

  在贺先生眼里,一切均可入画。《老上海三百六十行》是典型的反映,《自说自话》承续了这种风格。管你三教九流,管你摩登怪胎,只要是十里洋场真实存在过的,全可以细致入微地勾画出来。

  我曾经有一个疑惑:上海人的某种文化因子,即所谓讲规矩且很少逾越的心理很难简单评价它的是与否与中国的多数地方相比有如此明显的特质,究竟是如何养育出来的?贺先生的笔下多少揭示了部分根由。你看他画那些坐写字间的小白领,那种机灵聪慧又稳重干练的老上海的洋行职员,你开始明白,100多年中外经济文化的碰撞与沪人的生存竞争,使那些外国公司乃至中国新式资本家的雇员们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心理。

  因此,讨论上海文化的长与短,以求创新发展,对文化的来龙去脉,是无法闭目不看的。或许正出于此,我们能够理解,为何有那么多上海的机构、个人,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传承。
上一条:人美社明举办连环画展    下一条:韩和平谈《铁道游击队》连环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