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业内新闻>动漫前线
中国动漫何时3D
http://www.cartoonwin.com   2010-01-20 12:24:42

    “第一次听说阿凡达这个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阿凡提的什么新版本。”1月16日,网友“招手挥手”携着刚看完IMAX3D版《阿凡达》的兴奋劲儿,在个人博客上这样写下开头。

    《阿凡达》——最近两周火爆无比的美国科幻大片,《阿凡提》——1979年上海美影厂的经典木偶动画片,二者本来风马牛不相及,可因为“阿凡”两字,引发了无数靠谱或不靠谱的联想。于是,阿凡达与中国动漫即时发生各种关系,不仅从名字上,也从技术上、创意上,甚至还波及动漫概念股……

    这是个了不起的“姓”

    “阿凡达”是其英文名《Avatar》的音译,“Avatar”意为化身、天神下凡、具体化,还是个电脑术语,指虚拟实境中互动地呈现一个人,尤指电脑游戏或聊天室中代表使用者的化身。据说在去年暑假的前期宣传中,该片使用的片名就是意译的《化身》或《天神下凡》。

    幸好,后来正式上映时的片名变成了《阿凡达》。尽管这个名字太容易被联想、被误会,但若没有它,阿凡提怎么会重出江湖?

    在一些动漫专业QQ群里、各类论坛或贴吧中,“阿凡”家两个角色的不同点广为流传——阿凡达代表了三维动画的高级阶段,阿凡提是三维动画初级阶段(木偶动画)的代表;阿凡达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阿凡提头脑发达、四肢简单;阿凡达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阿凡提一直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此基础上,又有网友发掘出二者的深厚“渊源”,或曰父子,或曰兄弟,经典说法是:他们都是领袖人物,能说会道的文才阿凡提和能打会闹的武将阿凡达,令“阿凡”家族文武双全;他们都有坐骑,一个骑毛驴,一个骑大鸟(魅影),令“阿凡”家族在陆空方面占据优势……更有网友戏言,《阿凡达》出续集的话,可以再来个统领海域的“阿凡×”,让“阿凡”家族三军齐备。

    比较完这些异同之后,网友得出了结论:他们代表了一个事物的正反面,要看就都要看,要不看就都不看。本来毫无关联的两个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只因片名翻译的巧合,惹出这许多是非,足以见出网络时代中著名文化产品无法躲过的被泛娱乐化解读的命运。

    随着《阿凡达》的火热,阿凡提在近期被提及、被观看、被讨论的频率骤高,据媒体报道,广州一位曾当过电影放映员的曹师傅上周就在自家露台放起了《阿凡提》,而一些影院也在筹划放映《阿凡提》。这并非宣传噱头,“看了阿凡达,我决定重新看一遍阿凡提了。”网上有不少这样的声音。

    在令国产经典“风云再起”的同时,《阿凡达》也令即将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退避三舍。据宏梦卡通集团副总裁罗沐介绍,《虹猫蓝兔火凤凰》上映时间从1月26日改到23日,最终却定在了2月5日;《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从1月12日改到1月29日上映;《铠甲勇士之帝皇侠》从1月20日调到23日;而《超蛙战士》和动画版《长江七号》干脆退出了贺岁档竞争,选择三四月或暑期上映。“暑期档也不轻松,从暑期到年底排队上映的动画电影有60多部。但愿由阿凡达引起的这些竞争,能让国产动画片上一个台阶。”罗沐说。

    中国动漫业在2010年开头就被阿凡达搅得喜不自胜又忧从中来,所以,当听到“几年后大家就会忘记阿凡达,但再过几十年,阿凡提还是有人记得”这样的安慰之语时,作为观众的我们,怎么会忘记“阿凡”一度是一个了不起的“姓”,怎么会“提”起一个而忘了另一个曾“达”到的高峰呢。

    3D将是中国动漫的未来?

    翻起《阿凡提》的“旧账”和带动各大影院票房入账之外,“阿凡达效应”还传导到了股市。在大盘猛跌的情况下,与3D、动漫、影视等相关的多支股票逆势上涨,其中,被称为国内动漫第一股的“奥飞动漫(002292)”1月13日涨停,15日继续上扬,当日开盘价51.40元,最高52.24元,股价创上市以来新高,两个交易日创下15%的可观涨势。

    《阿凡达》的吸金能力和股市反应,令3D概念在业内引发了又一轮讨论,有人认为,这为动漫进入未来的3D时代鸣放了响亮的一枪,中国动漫产业要做大做强,3D或是发展方向。

    “此时鼓吹3D更多是在跟风,”就职于北京汇佳卡通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的冯少龙说,“现在国内有些动漫制作方根本不把3D看作一种制作技术进行学习、钻研和运用,而只是把它当作卖点和宣传上的炒作点。比如去年贺岁档的一部动画电影,场景加一点立体效果,就宣称是3D了。”

    3D对制作方是技术革命也好,是宣传卖点也罢,但对相当一部分观众而言,“三不三D”并非是否观影的决定因素。“首映当天我看了2D版,后来抽空才看了IMAX3D版。”资深观影人申先生说,“3D不算什么新鲜玩意儿,色彩还不如2D鲜亮呢。我比较看重片子的故事本身,之前的《飞屋环游记》我是看了一遍3D又看了一遍2D。”

    长春的动漫业内人士刘佳给50多岁的父母买了IMAX3D的《阿凡达》观影票,看完电影后,刘妈妈一边称赞说“这个蓝怪物动画片和绿怪物动画片(注:即《怪物史莱克》)一样好看”,一面又忍不住埋怨儿子,“看得头有点晕,一个动画片嘛,花这么多钱。”

    刘妈妈因为不了解3D与2D的制作成本相差多大,所以埋怨票价太贵。冯少龙认为,正是由于制作成本的因素,3D与2D会长时间共存,不会出现“3D当道、2D逃跑”的局面,因为“成本是明摆着的。”

    而广州动漫研究者牛兴侦则从技术运用上谈了自己的看法,“3D立体、运动捕捉、虚拟摄像都不是新技术,但我们对此不够精通,运用上没有美国那么炉火纯青,就好比一个刚会走,但另一个已经会跑了。”

    “3D成为中国动漫发展的方向,在现阶段还不现实。”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中投顾问机构曾撰文指出,在国内大多数动漫企业仍为创意、资金所困时,要想做出3D画面与创意结合得如此完美的作品,难度相当大。这与企业能力有关,更与当下动漫产业发展现状有关。在《阿凡达》和3D带来的躁动中更应理性思考:动漫产业的热度应靠什么支撑?能仅靠一两部动漫电影么?即便观众和市场能保持对动漫电影的热度,但如果不能产出与《阿凡达》水平相当甚至超越它的作品,人们的热度又会坚持多久?

    “纯技术探讨中国动漫的发展方向是3D还是2D,哪个‘D’更能满足观众需求,毫无意义。”业内人士王续义称,“3D和2D都是动画的一种表现手段,是为了完成一个好故事的讲述。”

    500万观众创意“阿凡达”新片名

    根据上周四的统计数据,《阿凡达》在中国内地的票房已达4.18亿元人民币,这周或许就可实现业内人士期望的5亿元目标。5亿元,这个数字之后是一个怎样庞大的观影群?若以每张票平均100元来算,也有500万名观众了。

    对《化身》或《天神下凡》这类片名,恐怕500万之外的观众也不会觉得满意;在看完电影之后,500万中的很大一部分也不满足于《阿凡达》这个名字。因为,片子主题、内容及主角形象实在太适合多角度阐发了。于是,网络上出现了各式各样“油菜花”(即“有才华”)的新片名:《钉子户大战城管》、《神雕侠侣大战美国大兵》、《科幻版〈与狼共舞〉》、《外星蓝精灵大战城管格格巫》、《蓝精灵与网友见面的故事》、《蓝色恋人历险记》、《德鲁依大战变形金刚》、《天空之城+幽灵公主+魔兽世界》……

    而去年12月该片导演卡梅隆在北京进行影片宣传时,曾自言该片故事最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他只是把世上看似差不多的爱情故事搬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里进行演绎。那我们是不是可借此“创意”出又一个片名——《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潘多拉星球上》。
今天你“被阿凡达”了么?

    你是不是觉得电影里蓝色的皮肤、黄色发光的眼睛、尖尖的招风耳、红色的鼻孔这般长相很酷很帅?那就亲自尝试一下“Avatar”吧。只要提供个人的清晰头像照一张,通过一个名叫“阿凡达变脸器”的软件,就可以变成神秘的“纳美人”。最近在开心网一类的社交网站上,不少网友贴出了各种真人版本的“阿凡达”。

    更有好事者拿明星照片“变脸”,姚明、小沈阳、曾轶可、郭德纲……均“被阿凡达”,PS后的新照片也有了相应的新名字:“纳明”“纳沈阳”“纳轶可”“纳德纲”……

    而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皆有“阿凡达”的身影。诸如,广州大学城一工地开发商失踪,受骗商家自称“无辜纳美人”,并打出“番禺大学城《阿凡达》真人秀正在上演”的横幅……再如南方某著名媒体刊文《五百业主成功反拆迁记》,即配以“现实版‘阿凡达’保卫家园”之副题。

    难怪有人说,“阿凡达”已经不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个标签,代表一种潮流,不和它沾点边儿,就OUT了。那么,昨天看过或打算明天去看《阿凡达》的你,今天“被阿凡达”了么?

  (来源:文化传播网) 上一条:“诚信天下 信用中国”动漫大赛    下一条:动漫业界群星聚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