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漫画世纪——尤其对当代莘莘学子来说。正课之余,除了上网、“弄”手机以及玩电脑游戏,大多数学生爱看的课外书,恐怕只有漫画读物了。
看漫画读物也并非坏事——但绝不能止步于此。童年、少年时看《风云》之类的漫画读物原无可厚非,然而成长后倘若阅读范围只限于《风云》,就不大妙矣。
一代有一代的绘本读物。我们那一代少年时候爱看连环图书:从《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以至高尔基的《童年》和鲁迅的《百草园》……它们仿佛是名著的“入门读本”,牵引着一只只小手,将一颗颗幼小的、童稚的心,带进一座座金碧辉煌的文学殿堂。
我的儿子和女儿这一代,年幼时爱看《小叮当》:就像我们年幼时爱看《儿童乐园》和《南洋儿童》一样。后来他们似乎又迷上了真正的漫画读物《七龙珠》(我直到如今还不懂其中何物)。与此同时,我将整套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连环图书推荐给他们(唯不敢推荐《红楼梦》)。男孩子好动,儿子于是迷上了这几套连环图书,中学时还进一步去阅读《水浒传》原著:也算“半步踏入”中国古典文学了。
人物众多、情节生动的章回小说似乎最适宜扮演图文并茂的角色。故改编自古典章回小说的连环图书至今仍极受欢迎。(《三国演义》如今也有“现代漫画”版本了)。至于新文学作品,除了像程十发所绘的《阿Q正传》、《孔乙己》等连环画读物——那其实是一种连环画创作——外,余不多见。
也因此,不久前无意中发现《鲁迅小说全编绘图本》,我着实吓了一大跳。
那是在住家附近的夜市摊看到的。我只买了《彷徨》。纯粹由于好奇:想看看《彷徨》里头的人物——尤其是《孤独者》的魏连殳与《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在漫画家笔下会是什么样子?
东洋味道十足。如果说满脸于思的魏连殳和不修边幅的吕纬甫 造型还不至于太怪的话,那么,小说中作为第一人称的“我”(一般指作者),那撇“魏碑”似的大胡子,就被夸张得很“有趣”了。
这样的绘本读物若能吸引少年人兴趣,让他们看了之后溯本追源去阅读鲁迅原著,其功德自不待言。如果“漫画一族”对此不屑一顾,那也还不错。最怕是他们只满足于漫画的“公仔”与“故事”,并且认为鲁迅的小说就是这样子,则殆矣。
上一条:
原创动漫衍生产品将在报亭销售 下一条:
《西游记》法国戛纳受追捧 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