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业内新闻>动漫前线
10万分钟节目缘何难觅精品?
http://www.cartoonwin.com   2008-05-19 21:15:21

    在优厚的政策扶持和强大的资金支持之下,国产动漫收获了遍地开花的动漫基地和10多万分钟的节目产量。可是动漫大国和强国必不可少的高质量动画节目,却迟迟不见踪影,整个行业的产业链仍然脱节,人才需求也还有很大缺位。有人形容中国的动漫企业像“襁褓中的婴儿”,在匆忙中诞生,却不知有多少能够长大成人。

    政府是继续加大扶持力度,还是将这一稚嫩的产业交给市场?抑或扶持政策有调整的必要?记者近日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以共同探讨在动漫节目产量飞升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国产动画片质量、打造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动漫精品的话题。

  播出,不是动漫企业的唯一追求

    近年国家出台的针对动漫产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受到了动漫基地、动漫企业的欢迎,产生的最直接效果是,中国动漫产品的产量的确上来了。

    可中国的动漫产业还远未达到可以“断奶”的程度。缘成影视制作公司董事长梁汉森对记者说:“动漫市场还不成熟。就拿播出来说吧,以我们拍摄的国内首部三维木偶动画电影《孙悟空大战二郎神》在全国的放映情况为例,有些地方根本不给黄金时间档播映。实际上,凡是选择晚上播放的地方,比如辽宁、甘肃和云南,都有很好的票房;但在一些特大城市,只给了中午12点以前的时间段,结果票房很差。”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数字艺术中心副主任杨闳文则持不同看法。他认为,在动漫产业链条中,播出仅占一部动漫作品全部收益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收益应当来自品牌授权、衍生产品的销售等,不能只盯着播出这一个环节。面对我国的特殊国情,企业应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而不能一味靠补贴来弥补自己市场能力的不足。企业应有自己的自养能力,才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收益。

    虽然多数企业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如果没有充分的播放,衍生产品怎么谈得上呢?”梁汉森反问。与动漫企业在播出上的热情相比,电视台对播放国产动画片却缺乏兴趣,其原因在于动画片的收视主体(儿童)不是消费主体,各电视台动画频道播放国产动画片无法盈利,普遍面临广告收入不足的问题。

    对此,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负责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组织工作的张辛对记者表示了他的看法。他说,“目前国家的补贴都是拨付给制作单位的,动画片的播映单位并没有得到国家的支持。电视台播放国产动画片得不到补助,又得不到广告商的支持,无法套播广告而导致经济效益受损。”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呢?张辛说:“有两个方案,一是电视台每播放一分钟动画片,就获得相应的补贴来弥补广告损失。如果国家不采取直接贴钱的方式,则可以参考西方的办法,即减免电视台的税额,以提高电视台播放国产电视动画片的积极性。另外,国产动画影片的播映也需要一些鼓励措施。比如,欧盟规定每家影院放映欧盟以外国家的影片的比例不得超过50%,超过以后会罚交公共资源占有费,而放映的欧盟影片比例超过50%则会得到奖励。这个办法值得借鉴。”

  补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除片面追求播出及播出补贴之外,在各种发展动漫产业的扶持、奖励政策之下还产生了一些新问题,比较典型的有:一些动画公司或相关企业只把注意力放在了“政策”本身,哪里的政策好,奖励多,就往哪里去;一些动漫基地为了体现所谓的招商引资力度,往往偏重于增加奖励、减少税费等方面,而忽视了动漫产品的质量。

    常州布兰动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伟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应该把有限的扶持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用补贴或奖励的办法提高电视播出费。不同的收视率,可以采取不同的收购价格;对影响力大、市场份额高的作品,应予重点扶持奖励。”他认为,动画作品并不是越多越好,动画制作公司也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要出有质量的、有影响力的作品;在注重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要把眼光放到国际,将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推向国际。

    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主任于少非也指出,目前国家针对动漫产业的这种补贴方式,的确存在一些漏洞,有一些可以投机的空间。但他认为,对目前的政策可适当作一些微调,作大的调整还为时尚早,因为现行方式也是刚刚铺开,需要有一个延续性。

    多年从事动画编剧工作的金小芙对记者表达了她的一些担忧。她认为,目前的补贴方式,多少还是有些“一刀切”了。现在所有的补贴都是针对那些已经浮出水面的成品,但对于一个好的创意,就有点“不管生死”了,以至于很多前期的创意策划案因得不到资金支持和推动而中途夭折。

    另外,目前对受资助企业的诚信还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约束机制,金小芙说:“有的企业一个项目能拿国家几十万元的补贴,但有可能只做两集就转而做加工去了。对于这样的企业,怎么去约束它呢?” 

    对这一问题,张辛认为,确定补贴对象,不应该只看他拍了多少分钟的片子,而应注重考核一个企业拍出来的片子到底赚了多少钱,要抓住回收资金这个指标。他告诉记者,在今年9月将举行的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上,会就目前政府对动漫企业的补贴方式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论证。

  政策,科学制定 催生精品

    生产出在国内外市场都能叫响的动画大片,是中国动画人的集体愿望。这一天什么时候才能到来?什么样的扶持政策才能催生出精品呢?

    杨闳文对记者表示,希望动漫产品量的提升最终能够带动质的飞跃。他说:“企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总指望着国家养活,更不能有投机心理。要在市场上立足,就要有质量可靠的产品。”
梁汉森认为,每年国产动画电影产量不过10部上下,数量虽不多,可这些片子具有到国际上比拼的潜力。但现在多数经费投入到设备上,有些地方的设备购置以后便束之高阁,真正原创和高质量的东西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金小芙强调,对于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还是要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予以重点扶持。她打了个比方说,现在国家的扶持政策就像是干旱时的一桶水,动漫企业就像树苗,这桶水如果平均浇下去的话,有可能所有的树苗都能勉强成活,但哪一棵都长不大。

    于少非说:“应该有这样一种机制,将具有文化和文学背景的人才和具有动画编剧能力的人一并吸纳进来,让他们互相影响。通过举办一些高层的培训或讲座,兼顾艺术和技术。”他认为,国家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或者是一个评价机构,专门遴选一些优秀的电视动画作品,由国家而不是电视台来买单,使这些作品在电视台获得充分的播放机会,让它们真正深入人心。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上一条:深圳动漫业急需做大产业链    下一条:千万网友通过传情动漫为灾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