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家长带着两本漫画书来到快报,看到记者就说:“你们一定要报道报道,这样的黄色漫画怎么能在书店销售?要不是我及时发现孩子在看,肯定要出问题,你们一定要曝光!”看着家长愤怒的样子,记者拿起名为《小老爷们儿那点事儿》与《熟女养成日志》的两本漫画仔细翻阅后发现,这两本书虽然不像这位家长所说是“黄色漫画”,但内容之火爆足以称得上成人漫画,难怪这位家长要火冒三丈。
◆内容:青春期的那点事儿
乍一看这两本漫画,真像一个作者、一个出版社所出。可仔细一看才发现,不但作者不同,出版社也不一样。《小老爷们儿那点事儿》的作者是涂老鸦,《熟女养成日志》的作者是熊顿。内容也是大相径庭,一个是透过男人的视角讲述男人的成长经历,另一本则相反。
在《小老爷们儿那点事儿》中,涂老鸦把青春期跑不掉的“性教育”摆到了台面上。虽然用词、画法隐晦含蓄,但还是能看出“性”的痕迹。书中描写的“那点事儿”也让人咋舌,比如把男性器官比作香蕉、长毛象,主人公拉起内裤用放大镜看“小弟弟”,教育男性如何保持性器官的健康,青春期的性萌动,以及如何去认识性等等。男孩在青春年少时干的“坏事”也有所描写,比如集体看毛片、偷窥女生宿舍等等。
熊顿的漫画比涂老鸦有过之而无不及,女孩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隐私性话题都被熊顿拿来做了文章。比如女主人公发现自己发育后乳房大了起来,就拼命用纱布缠住,又比如列举不同女孩“大姨妈”第一次拜访的尴尬经历。虽然这两本书挺幽默,伴有大量的笑料,但如同一本性教育的百科全书,确实少儿不宜。
◆读者:有些“黄”,但有共鸣
《小老爷们儿那点事儿》在成年读者中反响火爆,当初涂老鸦把作品放在天涯论坛中连载时,曾有高达300多万的点击量。一位看过此书的王先生告诉记者:“看了这本书,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仿佛看到了我们从青春期走来的每一步,特别是集体看毛片、自学生理健康课等等,都十分相似。虽然这本书看起来有些‘黄’,但爆笑后还能会心一笑,缅怀我们那些尴尬而又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
熊顿的《熟女养成日志》更受女读者青睐,一位沈小姐表示:“那些难以启齿又为之烦扰不堪的事情,在我们的青春期比比皆是。”
◆家长:孩子看了要出问题
在部分家长眼里,这两本书是十足的“禁书”。比如来快报“爆料”的这位家长,她13岁的孩子把这两本书当作“宝贝”,虽然有些内容看不懂,但还是看得津津有味。“刚开始我还以为他在看普通漫画,有一天我翻了几页,把我吓坏了,什么‘长毛象’‘发育’全都给画上去了。虽然不算色情,但小孩看了会怎样?这种书竟然能出版,还能在书店销售,不是明摆着教坏孩子吗?据我所知,现在我孩子的很多同学都有这两本漫画,先不说看了会影响学习,他们现在可都在发育期,还是小孩子,再看了这书,万一做出点什么事,那该怎么办,出了问题谁来负责?出这样的书简直是胡闹!”
◆作者:15岁以下不宜阅读
一方面受到成年读者的追捧,另一方面又被家长视为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黄色刊物”。面对质疑声,涂老鸦曾在博客上公开表示15岁以下的儿童不宜阅读这本书。涂老鸦认为成人漫画有广义、狭义的区分,自己的作品就是狭义的,和性有关。自己在画这部作品时,已经非常注意分寸的拿捏,一些很精彩的段落由于和性靠得太近,最终没有入选。在出版成漫画书的时候,也删了一部分。“如果这样的作品都不适合出版的话,那就没人再敢画了。”
《熟女养成日志》的作者熊顿也表示:“成人漫画只是因为内容可能涉及生理卫生或者性而不适合小朋友看,其实这些本来都是应该教给孩子的,也是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对女生来说,敏感话题尺度难以把握。保守了,大家可能会说不过瘾;开放了,又会有人跳出来大呼小叫。所以在画的时候还是很费了点脑筋,我把握的原则就是内容一定要健康。”
◆专家:阅读也要有分级制
尽管涂老鸦和熊顿的这两本漫画书被当作“成人漫画”,但是国内目前还没有对所谓成人漫画的分级审查制度。也正因为如此,《小老爷们儿那点事儿》与《熟女养成日志》的出版才会引来种种争议。
一位资深漫画人士告诉记者:“国内出版界不像国外,还没有阅读分级制。这两本漫画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争议,是因为它们都是图文并茂的漫画,小孩子喜欢看漫画。其实在一些纯文学的作品中,对于性的描写也有很多,但为何一直没有争议呢,关键是小孩子不太会去看。一旦出现所谓的‘成人漫画’,很多家长肯定会有意见。如何避免让孩子接触到这类漫画,当务之急就是要推出阅读分级制。如果暂时推行不了,就要出版社以及书店对前来购买此类书籍的读者给予引导,不能卖给小孩子。”[来源:现代快报]
◆“成人漫画”多被异化 图书出版界呼吁分级
“成人漫画”近两年不断涌现,现在“成人漫画”俨然已成了年轻人阅读的一种新时尚。
成人漫画=成年人读的“小人书”?
成人漫画=涉性漫画=少儿不宜?
内涵和外延尚不清晰的“成人漫画”,在各种解读中有被异化的危险。
◆作者自白:儿童不宜
4月的图书市场,一本天蓝色和一本嫩粉色封面的漫画书被搭在一起摆上书架,一下子就跳入了读者的视线。这是国内首个以“两性对比”出现的“成人漫画”。可想而知,无论是两性对比,还是成人漫画,都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两本漫画书上市半个月后就在图书市场引起很大反响。
虽是漫画书,但绝对不是给儿童看的漫画书。因为书的作者自己在博客上说:“这本书对18岁以下的人不宜。”33岁的职业漫画作者涂老鸦画了一些关于青春期成长经历的漫画,而后集结成册,命名为《小老爷们儿那点事儿》。无独有偶,另一位出生在浙江小镇的姑娘熊顿画了一本《熟女养成日志》,填补了“小老爷们儿”之外另一半天空的成长空白。
因为“18岁以下不宜阅读”是作者涂老鸦的“自白”,所以这两本书被放在一起,套上了国内“两性对比成人漫画”的名号。这两本漫画书都是漫画青春期,青春期跑不掉“性教育”。说来说去,两本书“儿童不宜”都是因为它们谈到了一个字:性。
对着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谈论青春期,好似要打开一扇必须通过的门,但真要敞开讲讲门里的故事时,门却关上了。现实就是这样尴尬,成人社会里性文化“泛滥”,但青春期教育中,性仍然是拿不到台面上说的事情。
◆青春回忆录or启示录?
涂老鸦今年33岁,完整经历了青春期之后,对于当年的好奇和困惑,他如今已经能以科学的观点和态度娓娓道来。所以,他说,他画画时10分钟就能完成一幅,因为画的内容90%都是自己和朋友们经历过的事情。
青春期的涂老鸦做贼似的买来《人体素描》画册,这是那个年代能公开看到的最合法的“裸照”。中学生理卫生课上,老师讲到“生殖”一章时,对着满脸羞红、满眼好奇的学生,摊开课本说:“这章大家自己看吧。”涂老鸦把这些片段画在这本漫画书里,经过青春期的人们看了,往往能会心一笑。
《熟女养成日志》代言的是另一个群体的成长。她们好奇自己从哪里来,也好奇为什么女人怀孕而男人就不。她们惊恐地面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在意异性对自己的关注。这本书和所有经历过青春期的女性分享的是,从小女孩到女人的成长历程中每个人都有过的恐惧、担心、心动、骄傲和自卑。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两本回忆录。它不是涂老鸦和熊顿自己的回忆录,也不是上世纪70年代男女的回忆录,它是经历过青春期生理、心理巨大变化的人们的回忆录。
然而,以成熟的年纪和视角回顾当年的懵懂,解答青春的困惑,普及生长发育的知识,这样的书,到底应该是回忆录还是启示录呢?
两本漫画书涉及“性”,所以被称作“成人漫画”。成人漫画等于18岁以下不宜阅读的漫画。因为以上前提,所以两本漫画不适宜18岁以下读者阅读。在“成人漫画”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不清晰之中,两本原是想做青春期性心理读本的漫画书,不折不扣成了成年人的青春回忆录。
◆分级,还是分级
在如今漫画出版界,有一个问题始终引发争论,什么才是“成人漫画”。一位资深漫画评论者认为,“年龄段化”不是“成人化”,给成年人看的漫画也不等于都是涉性漫画。尽管涂老鸦和熊顿的两本漫画书被当作“成人漫画”,但是,国内目前还没有对所谓成人漫画的分级审查制度。所谓“成人漫画”的名堂只是作者或者出版商自己扣上去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分级,是国内图书出版界呼吁良久的事情,目前看来是解决这种矛盾的较好办法。学苑出版社一位编辑说,图书乃至影视作品分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技术上,分级的标准难以确定。比如涉性作品是不是都属于限制级,都不适宜18岁以下人群阅读?类似涂老鸦漫画的这类作品,虽是涉性漫画,但属于健康有益青少年成长的,就不能一概而论。[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来源:中国网综合消息)
上一条:
“动漫人才专场招聘会”成动漫节 下一条:
蔡志忠在华语动漫圈首度推出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