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不识张小盒,便称白领也惘然。”从2007年开始,张小盒这个虚拟的动漫形象迅速在网上走红,并成为城市上班族所熟知的职场代言人。或许是在“爱情、金钱、生活经历都比较匮乏”的张小盒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张小盒动漫已成了办公室一族追捧的休闲娱乐的新贵。绘本图书、网络点击、改编话剧、广告代言等使张小盒动漫名气直追许三多,但这一本土草根动漫真的在崛起之中吗?
◆内容创意喊出数千万白领心声
人是盒子,办公室也是盒子,家也是盒子,车、电梯、文件等一切一切都是盒子,一个盒子套着一个盒子。张小盒说:“马拉是被人刺死的,而我是过劳死的。”
听了这段告白,是否像众多上班族一样,“与我心有戚戚焉”呢?有人说,张小盒这个没钱没女朋友、擅长加班不擅长讨好老板的小白领代表了中国数千万上班族的生活本质,辛勤工作、苦中作乐,有些无奈,也有些理想和激情。这或许是张小盒漫画受到欢迎、得到共鸣的原因所在吧。张小盒的盒子造型,无一不是中国上班族的心理原型折射。
张小盒背后的创作团队盒子动漫社,是几个做广告创意的朋友自发组成的兴趣团队,他们大多是OFFICE一族。盒子动漫社运营总监林小能告诉记者,他们也没想到张小盒会成为中国很有影响力的上班族漫画,当初大家聚在一起是想自己的经验也许能反映一大批人的生存状态,于是在2006年12月底,张小盒的漫画故事在30多个网络社区贴图区上线,随着点击率和知名度的增加,团队成员开始考虑商业运作。
◆衍生创意本土绘本叫板朱德庸、几米
《张小盒OFFICE异想记》在2007年11月出版上市,据实际出品方磨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浦军提供的最新消息,销量已接近10万本。磨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二编室主任苏静告诉记者,2007年4月,他在网上发现张小盒漫画把风靡剧《越狱》的故事加入漫画创作,让负责绘本出版业务的他十分兴奋,他察觉到了这其中的商业气息。随后在2007年5月北京农展馆动漫展上,他接洽上了参展的盒子动漫社。
浦军表示,与朱德庸单本漫画几十万本的销量相比,张小盒目前近10万本的销量算是本土绘本中最强势的。但中国的动漫市场长期被日韩、欧美漫画占据,本土漫画很难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血路。出版方于是打出一张本土绘本的概念牌来吸引读者,同时磨铁打起组合牌,另外推出3种本土绘本为张小盒“壮胆”,果然引起了读者和书店的关注。《张小盒OFFICE异想记》每本售价22元,林小能透露,出版社给出的版税比例是10%,根据销售逐步递增,算是国内相当高的价格了。虽然第二本张小盒也将在奥运前上市,但算下来,盒子动漫社目前从出版得到的收益不过二三十万元,据林小能表示,远远不足支付团队目前的开销。
◆话剧版“张小盒”年内上演80场
张小盒真人版话剧制作人郭郭告诉记者,他们发现办公室职员张小盒的故事很精确地表现了当下职场一族的心态,于是在2007年初开始与盒子动漫社接洽。经过一系列的前期运作,这部投资50多万元、时长1小时40分的话剧面市了。此剧分设50元学生票、100元、280元3种票价。今年4月初开演以来上座率在50%以上。在北京首轮演出30场后,剧组将赴上海、南京、成都等地进行巡演,年内计划上演80场。
在剧中,有一个搞笑的人物角色是特意为来自各公司的正牌白领所设计的,白领们通过报名和表演速成培训迅速“上岗”,共有20个表演机会。虽然张小盒话剧现在备受追捧,但盒子动漫社几乎没有从话剧中直接获得经济收益。郭郭表示,双方的协议中规定话剧出品方向盒子动漫社支付一定授权使用费,但作为一个双赢的合作,这笔费用微乎其微。对盒子动漫社来说,这笔买卖“不赔本赚吆喝”,也是宣传造势的好机会。
◆营销创意和兔斯基、郭敬明一起代言
林小能表示,虽然有很多商业机构主动上门要求合作,但目前他们最大的收益还是来自出书和广告。2007年底,张小盒与惠普电脑达成代言合作协议,惠普希望针对年轻人群体拓展业务范围,于是选定张小盒、兔斯基、郭敬明来进行品牌推广。
但他们感觉还是举步维艰。他们在北京名为“工作室”的地方其实是几个人合租的宿舍,有三五个人负责创意,然后送到广州去由雇佣的动漫师执笔实现。现在注册一家动漫公司都很困难,团队在广州的伙伴以经营设计公司的收入来支付两名动漫师的薪水,而团队其他的成员都是不拿工资的。
当然,希望不是没有,授权给特百惠使用张小盒形象的项目运行得不错,印有张小盒的特百惠杯子卖了16万个;授权给连锁酒店会员卡使用形象也在进行。食品授权、游戏授权都在洽谈,林小能信誓旦旦,“今年我们要赚100万”。林小能说,20几万元就够团队撑半年的,但100万元这个数字对草根动漫者来讲意味着产业化之路还很遥远。
(来源:北京商报)
上一条:
新生代动漫创作人首次加入中国美 下一条:
塑造经典偶像 中国原创动漫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