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令人盼望已久的2001年上海动漫展在上海图书馆终于拉开了帷幕,三十余位国内动画片导演、原创人员以及漫画家的300多幅彩稿的展出,让上海广大动漫迷们有幸目睹大师们的风采。以往被日、美动漫画压得透不过气的中国动漫画界,在这次展会中颇有"一洗前耻"之感,就连一些动漫画衍生的卡通产品也大受欢迎,中国动漫画的实力不容小觑。
<p> 一直以来,我国的动漫画都被"日本化"、"抄袭"、"没有个性"的责难声所包围,要求漫画家们以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卡通形象对抗日本卡通。而作为读者的青少年却并不捧场,甚至认为我国的动漫太幼稚,国内动漫画要生存只有模仿。就此问题笔者采访了几位中国本土漫画家林夕、容易、林莹等。在这上述两种相持不下的意见中,他们却显得尤为平静,大都认为国内动漫画正处于起步阶段。容易表示现在国内动漫画采取的方法,因两国国情不同应当区别对待。林莹则认为模仿不过是为了借鉴别人的长处,其实日本的卡通形象也大多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林夕觉得国内的漫画可以通过借鉴使自己成熟起来,随后慢慢脱离别人的影子,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展览现场还出现了一些民间漫画社,赤红漫画社的一位成员则"两耳不闻窗外事"认为只是画出自己想画的,不必过多考虑该走哪条道路。笔者在展览会上见支的国内漫画作者已基本摆脱了稚嫩的笔锋,在作品中越来越讲究意境,作品大多十分细腻,色彩鲜明,尤其是林夕的一组"重庆火"引来无数人的留恋观望。可见中国动漫画实力不凡,并已经有所成长了。
<p> 在本次展会的"中国动漫画市场化研讨会"上,一批企业家表示,要为中国的动漫画事业的产业化、市场化探寻一条新的道路。开圆、腾迅等卡通产品企业首次在展会上亮相。这些卡通产品已一改以往品种单一的缺点,除了照片、画集外,还有钱袋、手表、护腕、201电话卡等商品。开圆公司以中国特有的12生肖制作的动画片《12全家福的神奇世界》已签约100家以上的国内电视台,在香港电影展上成为国际影视版权交易的热点,使得公司声名鹊起。公司还以其独特的民俗卡通形象制作成系列产品,如彩绘贴画、纸雕艺术、DIY相框、叠罗汉、蜗牛等木制"拖拉"玩具以及启智动手产品等,形成了庞大的市场需求。这一新颖的销售模式在销售市场屡出奇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是十分值得借鉴的。
上一条:
华纳经典动画《Lord Of The Ri 下一条:
上海卡通消费成为孩子们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