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名家主页>>创作手记>>正文
五下山东 历时七载
--听丁斌曾讲创作《铁道游击队》的故事

  “在连环画的创作生涯中,《铁道游击队》是我与韩和平花费精力最多、时间最长的一部……”年届72岁的连环画家丁斌曾老师一提起《铁道游击队》,仍是充满着深情。

  冒着酷暑,记者采访了丁斌曾老师,满头银发的丁老在他那宽敞明亮的客厅内,兴趣盎然地向记者叙述了创作《铁道游击队》的故事。

  早在50年代初期,当我和韩和平初次阅读刘知侠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后,就被它生动曲折的情节、勇敢机智的英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作为连环画工作者,我们深知这是一部连环画创作的好题材,这时我们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想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形象化地表现这一故事。

  我与韩和平合作创作的第一部《铁道游击队》故事是“打洋行”。在创作过程中,由于对该部故事中的人物生活环境、习惯不熟悉,只凭着我们对工人和矿工生活的一些印象便草草地塑造了几个主角,拼凑了一些环境,故第一次创作的“打洋行”自己认为不够理想。在此创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即要深入体验生活。

  于是,我和韩和平开始进行原著与脚本的分析研究,反复阅读原著,从中寻找可能在创作中产生的疑难,分出层次,这些问题涉及到创作的各个方面,如人物造型,环境描绘,道具等等,作为我们体验生活的工作内容。

  在此期间,我和韩和平有幸得到了该书作者刘知侠同志的帮助,刘知侠得知我们将把他的作品改编绘制成连环画,非常高兴,他为我们介绍了他的创作过程,一一解答我们问题,并抽出时间亲自研究已改编的脚本,提出修改意见,使我们的改编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并为我们能有的放矢地体验生活,还介绍了一些铁道游击队当年战斗生活的地区及尚能找到的飞虎队成员的线索,这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1954年2月,我俩首次下山东体验生活,约1个多月, 一路上我们不断搜寻资料、沿途画了许多速写。特别到了山东境内,我们更是处处留心观察,这时的鲁南人虽已生活在解放后,但在装束,生活及举止上,都使人感到具有明显的地区特征,这些素材,成为我们在创作后来的套书过程中重要的资料。

  在山东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主要是在薛城车站(即临城)体验生活。这里是铁道游击队当年的主要活动地区。许多当年的建筑物还保存着,车站的工作人员中还有当时的老工人,这里的许多人都亲眼目睹或参加过一些当年的战斗,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到处传诵。在此期间,我们和那里的群众建立了难忘的友谊,这种友谊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方便。我们可顺利地去群众家观察,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习惯。

  为进一步了解铁道游击队的当年战斗、生活情形,后两次的生活体验,我们主要选择了郝山和微山湖的杨村两处典型环境作为主要体验地点。

  在郝山乡政府的帮助下,我们与各村的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经常泡在当地群众家里,一面闲谈,一面作画,为我们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生活基础。

  记得为了选择故事中的饭店原型,我们在薛城几乎跑遍了所有的饭店,最后选定了一家较符合故事情节的饭店,我们便常去吃饭,和店主人交上了朋友,从他那里,我们了解到许多当年铁道游击队和汉奸、鬼子在他店内吃喝的情景,至今想起这段生活对我们的创作起到莫大的帮助作用。

  就这样,我和韩和平先后五下山东,通过生活体验,掌握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创作资料,为创作这套连环画奠定了深厚的生活基础。 从1955年起,我们开始了创作工作,并商量决定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单线白描的形式来表现这部连环画。著名作家峻青对用这种创作手法反映鲁南人民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故事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扬。

  在创作中我们的第一部作品是"夜袭临城",在表现夜间战斗的情节时我们碰到了棘手问题,即这种情节单线不易表现,正当我们感到困惑,寻找方法时,著名画家程十发提议我们去借鉴一下京剧《三岔口》的武打表现手法,程十发老师给我们的启发使我们获益匪浅,使我们得以顺利地完成了"夜袭临城"的创作工作。当我们从第三册至完成第十册后,发现《飞车搞机枪》、《打洋行》绘画艺术上的欠缺,风格不够统一,于是我们又对前二册进行重新绘制,这样创作这套连环画先后花了七年多的时间。

  在创作过程中,我负责造型创作打铅笔稿,韩和平勾线。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俩配合默契,合作十分愉快。使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部作品至今还深为人们喜爱,可说我们当年的工作是值得的。

  此后,我和韩和平还合作了一些作品,如《神灯》、《密林冷箭》、《第四十一》(《新民晚报》曾连载)等当代题材的连环画,成为创作上的长期搭挡。

  "十册《铁道游击队》中,您认为哪一册是画得最好?"记者问道。 "相对来说,第二册《飞车夺枪》较为理想。因为这册画得最迟,前九册的创作经验为这册奠定了坚实的绘画基础。"

  当问及1978年重版的《铁道游击队》中,为什么会有较大的改动时,丁老沉思片刻后答道:"1978年重版的《铁道游击队》中改动较大的是《夜袭临城》、《杨集除奸》,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文革中遗失了部分原稿;第二,这两册书创作时间较早,在各方面现在看来确实存在着不足,重版之前进行修改也合乎情理;第三,由于时间仓促,加之韩和平当时另有任务,修改工作主要由我一人完成,故与原风格有些差异。"

  持续三个小时无拘无束的交谈,丁老毫无倦意,兴致勃勃,临别时再三嘱咐,要代他问候广大连友。 丁老所叙述的故事解开一直萦绕在广大连友心中的疑问:文革后重版的《铁道游击队》为什么没有保持原貌?记者认为,尽管有些遗憾,但这部书仍受人们喜爱。它曾影响过几代读者,近日又在《新民晚报》上与大家见面了,阅后让人还是有这样一种感觉:风采不减当年。

文:戴敦邦 图:黄强 
 在线浏览

韩和平 郑家声 等 绘
猛回头
丁斌曾 韩和平 等 绘
水乡的春天
丁斌曾 韩和平 等 绘
老门卫
韩和平 绘
松帕敏和嘎西娜
丁斌曾 绘
长石的巨变
丁斌曾 韩和平 等 绘
 藏品交流
   小铁道游击队员 张洪文 8.2品 ¥8.00 成交
   飞车夺枪-铁道游击队(2) 丁斌曾,韩和平 8.5品 ¥6.00 成交
   夜袭临城-铁道游击队(3) 丁斌曾,韩和平 8.5品 ¥6.00 成交
   血染洋行-铁道游击队(1) 丁斌曾,韩和平 8.2品 ¥5.00 成交
   三路出击—铁道游击队(9) 韩和平,丁斌曾 8.5品 ¥6.00 成交
   湖上神兵—铁道游击队(8) 韩和平,丁斌曾 8.5品 ¥6.00 成交
 相关文章
   十年绘出《铁道游击队》
   韩和平口述实录重返连环画现场
   风格迥然欠统一
   检讨后的感想
   版本不同 其乐无穷
   不朽的名作 遗憾的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