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名家主页>>创作手记>>正文
《山乡巨变》创作经过

  开始画《山乡巨变》,那是在五九年,距离现在已经整整二十年了。画完它的第四册,距今也已十五年了。《连环画论丛》的编辑要我写写如何画这本东西,说是做这工作对今天的连环画创作有好处。我离开那么久远了,当时怎么想的,早已模糊淡忘了。但是确也认为把当时的情况和今天的认识写出来,算是一个总结,或者给同行一个参考,可能有好处,我就欣然应诺了。

  这本连环画出版后,我曾写过心得体会一类的东西,发表在《美术》及《形象探索》上。这两篇东西手头已经没有了,但回忆当时写的内容及谈的问题比较狭窄,甚或不秒地方是有错误的。但是,我这样谘,并不是现在能写面面俱到的大文章了。根据我的水平,是写不好的。不过,我总觉得连环画虽属于“小人书”,但是它有不少问题值得探讨,而进行这种探讨对于提高连环画的创作水平,肯定是有益处的。所以,我就试图从选题、生活、创作中的反复、表现方法、情节处理等几个方面总结自己的创作体会和经验。

  选题

  我这所以先上《山乡巨变》这个题材,因为一读到这个作品就觉得喜欢。喜欢它所描写的农村景色那么真实,描写的人物那么真实,描写的人物那么细腻深刻,所用的语言又是那么生动朴素。我童年时候,在浙江农村生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于家乡的一山一水,农民的劳动生活,以及风土人情是比较熟悉的。尽管这部小说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及地理环境同我小时候所生活的很不相同,但是,当我一读到这个作品,童年时候所接解到的生活景象就很自然地在脑子里浮现出来了:大街用青石板铺的路,坐在渡船上打趣说笑,走在散落着树叶的泥路上……我在散落着树叶的泥路上……我似乎闻到了南方农村特有的泥土气息。我生活在农村时,整天跟农民的孩子一起打闹游玩,对于大人们的劳动生活,喜怒哀乐,哪家贫穷,哪家富裕,哪家跟哪家要好,哪家跟哪家不和,即使当时很不懂事,但是我都看到过,有的在我的小脑子里还多少打上了点烙印。所以,我读到小说中某些熟悉的人物,某些熟悉的思想语言及举止行动时,感到非常亲切。另 一方面,我对于风趣幽默的人物和情节,对于上了年纪的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身上某些旧的残余,很容易理解,也特别感兴趣。以上是我选中这一题材的主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领导上把这个题材定为建党四十周年的献礼书,这对我也起了相当的鼓励和刺激作用。我选择题材,一般总是从公量重、难度大着眼的。多少年来的创作生活,除了“四人帮”猖獗时期,让我彻底地清闲了几年之外,基本上都是在挑重担赶任务中度过的。我总觉得,画便当的题材,虽然轻松,但对自己的提高没有多大好处。所以,我认为:凡是好画的题材,反而难画;凡是难画的题材,倒反而好画。此话怎讲?比如一般认为打仗的故事,打来打去,场面变化多,好画。我则认为,这类题材虽然只要画些大动作,构图变化多些,气氛强烈些,但是很容易一般化和表面化。因为有的战斗故事仅仅是表现一些场面,对人物的描写往往不是很深。而有些题材,精看起来情节好象很平淡,但是它内在的东西很丰富深刻。对这类题材是需要细细咀嚼才能辨出味道,化大力气才能挖掘到内在的本质的。我有这样的体会:当我抓到题材的主线,挖到人物思想本质的时候,真是其乐无穷;到达这个程度,我去表现的时候,不但不觉得难,反而得应手,非常顺利了。所以,我认为难和易是个辩证关系,关键在于见了困难是上还是下。我的态度是应该迎着困难上,要有自己给自己出难题的精神。只是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闯出一条自己的路子。

  从确定《山乡巨变》这个作品的选题到完成,有两条经验可以总结。一是个人的生活积累和艺术兴趣的关系问题。从一般的情况来说,比较多地接触某方面的生活,对这方面的生活了解得比较透彻,也产生了感情。这样,也就很自然地会偏爱反映这方面生活的题材,也会满腔热情地表现它。一般的情况总是这样。但是,连环画创作不同于单幅创作,因为,单幅创作的题材,是作者在生活中直接感受提练出来的。正因为他有感受,所以才乐于去表现它。并且他以观察生活,提练概括主题的过程中,也一定同时会结合自己的艺术兴趣和掌握的表现手段考虑的。但连环画创造并非完全如此。比如拿我自己来说,我对农村的生活比较熟悉,也有感情,但这样并不等于凡是反映生活的题材我都感兴趣,因之也都画好。我认为,热爱某一方面的生活,对这方面的生活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这是搞好创作的根本。但单有这些还不一定能成为画好作品的条件。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题材必须同自己的艺术兴趣密切吻合。打个不很恰当的比喻,选题好比找对象,你并不喜欢这个对象,硬是要唱拉郎配,这种恋爱是无论如何谈不好的。所以,我主张选题的,一定要挑自己熟悉的内容,感兴趣的题材。而出版社在组稿时,应尽可能做到因为而异,投其所好。这样,画起来才会有感情,才会想方设法去创新,才会画出比较好的作品来。

  二是个人风格形成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我自从事连环画创作,至今已有三十年,可说什么都画。但是,我认为应以《山乡巨变》作为自己创作阶段的分界线。在这之前的什么都画,应该属于摸索的,甚至是带有盲目性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创作,虽然跟后来的形成风格密切关联,可说也是为日后的形成风格积累经验创造条件阶段,没有这一个过程,也不存在后来的结果。不过,当时对于创作,只知道应该一本比一本画得好,追求一本一个花样。用当时的思想说法:“一本一个样,就永远跑在人家的前头,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这种出发点当然是错误的。对于在创作中应该追求个人风格则是完全不懂的。但在这之后,即使也画了不少各种各样性质内容不同的题材,可是在创作这些不同的作品时,却总是尽一切可能,找一切机会顽强地表现自己的风格了。

  风格没有形成时,自己的作品被有心人看来,虽然也认得出,但那不是由于作品的风格面貌,而是从某些技术、手法、形式的特点,或者是从某些缺点(如人手的定型形象)产生的。风格形成之后,从好的一方面来说,作品有了个性和独特的面貌,读者一看就认得出是谁画的。但是,如果不努力去提高发展它,是否可以这样说,风格形成的同时,也是定型的开始。我现在深深地感到自己已经处于停滞的状态,似乎身上有股无形的束缚,挣脱不了。创造了新的处理手法,产生了《山乡巨变》,老是采取这套现成的手法,人家就说画出来的东西远不如《山乡巨变》。美术创作,也不是进即退啊!我现在初步懂得,提高发展的关键在于表现手法的提高和发展。但究竟如何提高、改变那些原来不够好的东西,丰富发展那些比较好的东西,又如何创造新的,这是需要很好地总结的。

  话扯得太远了,还是继续谈风格的形成吧。有时我想:如果不叫我画《山乡巨变》,一直是天上地下、古今中外的画这画那,恐怕到今天还不能形自己的风格。那么《山乡巨变》对于自己风格的形成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我认为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是完全出于主观原因,还是同时需要具备相适应的客观条件?我认为两者都是重要的。

  我认为形成风格的因素和条件是多方面的。比如个人的生活经历,对于生活的观点和态度,对于艺术的观点和兴趣,甚至包括个人的文化道德修养。这些是主观内在的因素。外部条件就是社会生活提供的养料,社会风卸和艺术风气给予自己的影响,个人得到的物质、精神的创作条件。对于连环画创作来说,还需要有个适合的题材。风格的形成,好比开花结果。种子、土壤、水肥、光照这是事物生长的主要条件,但是如果没有风或昆虫作媒介,它怎能孕育成果呢?我想,每个人风格的形成 ,他总必须经过摸索的过程,而必然在某一个作品中豁然开朗,产生质变和飞跃。因之,这个促使形成风格的题材,看来好象是偶然性的客观外因,而实质恰恰正是长期发育变化的必然结果。不过,它起到极重要极宝贵的触机作用。

  当然,上面这些条件是形成风格的重要因素,但是它们是属于普遍性的东西。因为这些条件每个作者都可能具备,感兴趣的题材也经常会碰到,但为什么要形成风格很不容易呢?我觉得除了上述的必要条件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触机“不是运气,而是遇到合适的机缘,触发埋在你心里的经验和灵感,促使你去追求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并为达到此目的而竭尽全力艰苦奋斗地去确立一种有个性的表现手法和创造面貌独特的艺术形式。所以,我认为从事连环画创作,一是要刻苦钻研;二是要事事时时做有心人;三是要敏锐地捕捉“触机”。

  我这样说,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就是提倡只画感兴趣的题材,拒画不感兴的题材。当然,选择题材,尽可能做到符合自己的要求,但连环画创作,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感到接受的任务不是那么称心的,并且又非画不可。碰到这种情况,我的态度是硬着头皮尽可能把它画好。我认为有种态度对提高是有害的,就是认为这个题材不合胃口,就马马虎虎地对付掉,等有了感兴趣的题材时再认真去画;如果下一个任务仍然不太理想,仍然是那么马马虎虎,这样久而久之,时间过去了,情绪低落了,人家在前进,自己就落伍了。所以,我认为对创作任务,不管它好画难画,有无兴趣,应一概认真对待。只有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不断积累创作经验,为形成风格打下扎实的思想、理论、技术基础。艺术创作,也是科学,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文:贺友直  
 在线浏览
朱宝英
龚开兴 赵升仁 等 绘
重新做起
杨逸麟 绘
中国农民代表参观团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林锴 邵国怀 等 绘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建议图解
集体创作 绘
质量访问
刘锡鹏 绘
志愿军空军英雄赵宝桐
宋步云 绘
 网上书店
定 价 ¥357.00
会员价 ¥290.60
定 价 ¥357.00
会员价 ¥295.60
定 价 ¥357.00
会员价 ¥295.60
定 价 ¥348.00
会员价 ¥333.20
定 价 ¥348.00
会员价 ¥333.20
定 价 ¥348.00
会员价 ¥288.40
 藏品交流
   漂泊奇遇 雷著华 8.2品 ¥7.00 成交
   燃烧的石头城 钱定华,水淼 8.8品 ¥25.00 成交
   战斗在无名高地 李人毅 9.5品 ¥15.00 待售
   假面具下的爱情 徐刚 9.0品 ¥10.00 成交
   伦敦雾谜 席耀良 8.8品 ¥8.00 待售
   血染马字刀 朱小冈,方国文 9.0品 ¥6.00 成交
 相关文章
   《后岳传》40年后续前缘
   四旬汉痴迷小人书 藏数千册精心包装
   40岁“老顽童”痴迷4000册“小人书”
   连环画处玲珑心
   “小人书”感怀
   “连环画国王”马建国